百词典

《憩寂图》

时间: 2025-04-23 18:38:26

诗句

东坡虽是湖州派,竹石风流各一时。

前世画师今姓李,不妨还作辋川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8:38:26

原文展示

憩寂图
东坡虽是湖州派,
竹石风流各一时。
前世画师今姓李,
不妨还作辋川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东坡(苏轼)虽然是湖州派的画家,但竹子与石头的风格各有千秋,代表了不同的时代风格。前世的画师如今姓李,不妨也写一首关于辋川的诗。

注释

  • 东坡:苏轼的号,指他在艺术上的成就。
  • 湖州派:指以苏轼为代表的画派,以自然景观为主题。
  • 竹石:指描绘竹子和石头的画作,象征着坚韧和高洁。
  • 辋川:苏轼的隐居地,常常在这里创作诗文。
  • 画师:指画画的人,这里指代历史上的画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洒脱,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憩寂图》写于苏轼的晚年,反映了他对艺术的理解以及对往昔画家的追忆。此时的苏轼经历了政治的波折,面对人生的起伏,他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淡然与超然。

诗歌鉴赏

《憩寂图》是一首短小却富有深意的诗,诗中表达了苏轼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通过“东坡”和“湖州派”的对比,苏轼展现了不同艺术风格之间的张力与和谐。竹与石的描绘,不仅仅是自然的再现,更是他对生命坚韧与高洁的象征性理解。诗的结尾提到“前世画师今姓李”,则是对古代画家的致敬,表明即使历史变迁,艺术的传承和创作依然重要。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示了苏轼的艺术观和人生哲学,体现了他从容面对生活的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坡虽是湖州派:提到苏轼自己是湖州派的代表,表明自己的艺术归属。
  2. 竹石风流各一时:竹子和石头的画风各有其独特的风韵和时代背景。
  3. 前世画师今姓李:提及历史上的画家,借此表达对艺术传承的思考。
  4. 不妨还作辋川诗:鼓励人们继续创作,保持对艺术的热情。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的修辞手法。竹石作为艺术题材,象征了坚韧与纯洁的品质;“前世画师”则引发读者对艺术历史的思考,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延续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艺术风格与历史人物的讨论,传达了苏轼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与尊重,倡导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体现了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坚韧。
  • :象征稳重、长久。
  • 辋川:代表苏轼的隐居地,象征归隐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的号是什么?

    • A. 子瞻
    • B. 东坡
    • C. 轼子
    • D. 苏东坡
  2. 诗中提到的“湖州派”指的是哪个艺术形式?

    • A. 音乐
    • B. 诗词
    • C. 书法
    • D. 绘画
  3. 竹和石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艰辛
    • B. 人生的追求
    • C. 坚韧与高洁
    •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B
  2. D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苏轼的《憩寂图》在艺术风格上更为洒脱,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静谧和内心的安宁。两者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风格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南浦 答衣谷,兼以为别 南浦二首 其二 南浦二首 其一 南浦 断渡 南浦 毗陵驿题壁 南浦 春水用山中白云词韵 南浦 题钝安先生遗墨 南浦 南浦 秋燕 南浦 得友人消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庆的成语 豸字旁的字 面受 国富民康 柴虎肆虐 漫地漫天 包含权的词语有哪些 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却敌 靠山 韋字旁的字 可望不可及 复蹈前辙 欠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家道从容 夕字旁的字 包含臾的词语有哪些 貑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