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6:1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6:14:38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筑城二章
筑城,刺临戎也。寺人临戎,以墓砖为城壁。筑城登登,于以作固。咨尔寺兮,发郊外冢墓。死而无知,犹或不可若其有知,惟上帝是愬。筑城奕奕,于以固敌。咨尔寺兮,发郊外冢甓。死而无知,犹或不可。若其有知,惟上帝是谪。
筑城,是为了抵御敌人。寺人们在敌人来临时,用墓砖筑成城墙。筑城的声音响亮,城墙因此更加坚固。请你们寺庙啊,发掘郊外的坟墓。即使死去而无知,或许也不如那些有知的存在,只有上帝才能明察。筑城的气势雄伟,以此来巩固防御。请你们寺庙啊,发掘郊外的砖石。即使死去而无知,或许也不如那些有知的存在,只有上帝才能明察。
顾况(约712年-约770年),字君璧,号云溪,唐代诗人,生于江苏。他以咏物、抒情诗著称,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顾况的诗作常带有哲理性,表现出对生命、死亡以及宇宙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相对稳定,但外敌威胁依然存在。诗中通过筑城的意象,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以及对上帝的信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存与保护的重视。
《筑城》通过筑城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生命脆弱与死亡的深刻思考。诗中反复提到“死而无知”,强调了人死后的无知状态,似乎在质疑生死的意义。尽管人死去后无知,但诗人仍然在探讨如果有知,是否会感受到对生存的渴望与对上帝的依赖。
诗中提到的“墓砖”和“冢墓”不仅仅是防御的材料,更是象征着对过往生命的追忆与尊重。筑城用的是“墓砖”,暗示着人们在生与死之间的挣扎,以及对安全感的追求。
“惟上帝是愬”一句则增添了宗教色彩,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探求与信仰的寄托。在面对外敌威胁与生死考验时,人们的无力感和对神灵的依赖显得尤为突出。这种情感在唐代诗歌中并不鲜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内心的迷惘。
整首诗探讨了生与死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慨和对上帝的信仰。通过筑城这一形象,诗人展现了在面对外界威胁时的无奈与渴求安全感的心态。
答案:
填空:诗中提到的“死而无知”强调了____的状态。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上帝”代表了诗人对生命的完全信任。 (对/错)
以上是对《筑城》的全面解析,希望对你理解这首古诗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