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2:31
河桥折柳怅难留,且试驱车历九州。
芳草平沙逢驿骑,斜阳深树见山楼。
洛中已识三都赋,江上休披六月裘。
桂子秋风应早发,好携彩笔渡金沟。
在河桥上折柳,心中怅然难以留恋,
不如试着驾车游历九州大地。
在平沙芳草间遇见驿站的骑士,
斜阳透过深树林,映照在山楼上。
在洛阳已经领略过三都的赋诗,
在江边不必再披上六月的裘衣。
桂花在秋风中应早已绽放,
希望能携带彩笔渡过金沟。
作者介绍:陈凯永,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歌风格清新、情感真挚而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归省之际,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文人志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天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开篇“河桥折柳怅难留”以柳树象征离别,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不舍与感伤。接着“且试驱车历九州”则转向一种积极的态度,表达了诗人想要游历祖国的愿望,体现出一种探索精神与对未来的期盼。中间部分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斜阳、深树、芳草等意象交错,营造出一种温馨宁静的氛围。最后两句以“桂子秋风应早发”呼应开头,既是对季节的感悟,也是对未来创作的期待,表现出诗人的积极向上与追求艺术的热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河桥折柳怅难留”:
“且试驱车历九州”:
“芳草平沙逢驿骑”:
“斜阳深树见山楼”:
“洛中已识三都赋”:
“江上休披六月裘”:
“桂子秋风应早发”:
“好携彩笔渡金沟”: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传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展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折柳”象征什么?
A. 友谊 B. 离别 C. 旅行
答案:B
诗人希望用什么方式记录美好?
A. 照片 B. 彩笔 C. 器乐
答案:B
“江上休披六月裘”表达的意思是?
A. 冷 B. 舒适 C. 热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