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琅邪上方》

时间: 2025-05-01 02:03:08

诗句

东晋王家在此溪,南朝树色隔窗低。

碑沈字灭昔人远,谷鸟犹向寒花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3:08

原文展示:

题琅邪上方
东晋王家在此溪,
南朝树色隔窗低。
碑沈字灭昔人远,
谷鸟犹向寒花啼。

白话文翻译:

这条小溪曾是东晋王家的地方,
南朝的树影低低地遮住了窗户。
古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消失,
山谷中的鸟儿仍然在寒花旁啼鸣。

注释:

  • 东晋:指中国历史上的东晋时期(317-420年),是晋朝的一个分支。
  • 王家:这里指东晋王朝的王族。
  • 南朝:指中国历史上南朝时期(420-589年),包括宋、齐、梁、陈等朝代。
  • 碑沈字灭:碑文已经沉没,字迹消失,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遗忘。
  • 寒花:指寒冷季节的花,可能暗指梅花等坚韧的花卉。

典故解析:

  • 东晋王家:东晋时期的王室在历史上享有盛名,诗中提及其家族,显得颇具历史感。
  • 碑沈字灭:隐喻历史的变迁及人事无常,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况,唐代诗人,生平并不十分著名,但其诗歌风格清丽,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诗作可能创作于顾况游历琅邪时,受到当地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的影响,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琅邪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合了东晋与南朝的历史情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大自然的热爱。开头两句通过描绘东晋王家的溪水与南朝树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仿佛在追忆往昔辉煌的同时,又感受到时光的无情流逝。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碑沈字灭”这一意象,传达出历史的消逝与对往昔的思考,字迹的消失象征着人们对历史记忆的淡忘,而“谷鸟犹向寒花啼”则在这份沉重的历史感中透出一丝生机与活力,表现了自然界的轮回与生命的延续。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生命的热爱,令人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东晋王家在此溪:描绘了一条溪流,曾是东晋王族的栖息地,体现历史的厚重。
    2. 南朝树色隔窗低:南朝时期的树木遮挡着窗户,暗示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3. 碑沈字灭昔人远:古代碑文已模糊,指向历史的消逝与人事的无常。
    4. 谷鸟犹向寒花啼:山谷中的鸟儿依然在寒花旁啼鸣,象征生命的力量与希望。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碑沈字灭”与“谷鸟犹向”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谷鸟的啼鸣赋予了自然以情感,突显出生命的韧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历史与自然的交融,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生命的思考,体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珍惜。

意象分析:

  • 溪水:象征着历史的流逝与岁月的无情。
  • 树色:代表着自然的生机与人文的交汇。
  • :历史的记载,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与记忆。
  • 鸟与花: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美好,体现出生生不息的主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晋王家”指的是哪个时期的王族?

    • A. 汉朝
    • B. 唐朝
    • C. 东晋
    • D. 南朝
  2. “碑沈字灭”意指什么?

    • A. 历史的传承
    • B. 文字的消失
    • C. 人物的繁荣
    • D. 自然的美丽
  3. 诗中提到的“寒花”象征着什么?

    • A. 温暖的春天
    • B. 坚韧的生命
    • C. 悲伤的记忆
    • D. 过往的辉煌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江雪》柳宗元

诗词对比

  • 比较顾况的《题琅邪上方》与柳宗元的《江雪》,前者更侧重于历史与自然的交融,后者则通过孤独的意象表达对环境的思考和对人事的孤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

相关查询

千秋岁·笑赠 千秋岁·小金山 千秋岁 访旧 千秋岁 席上偶拈 千秋岁引 咏杨花 千秋岁 千秋岁 代人寿岳翁八十冠带 有引 千秋岁·今年为寿 千秋岁(代人为寿) 千秋岁(和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旡字旁的字 刀字旁的字 枕戈寝甲 鸡飞狗叫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钟聚 寸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己字旁的字 趫悍 首创 馋人 进贤黜恶 宾饯日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