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1:4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1:49:40
故枝惊说平林尽,霜天几回漂泊。
画舫烟迷,朱桥日暮,多少荒凉村落。
空仓去却,叹廷尉门前,哭饥谁托。
化蛤余生,水云何处梦难著。
枋榆重问旧约。
燕泥凋粉壁,一样萧索。
废垒闲寻,疏梅乍放,且喜幽香堪啅。
雕檐半角,更休忆华堂,那时行乐。
翠羽清啼,近来风信恶。
这首诗描绘了秋冬时节的萧瑟景象。故枝上惊起寒雀,似乎在诉说平林的尽头,霜天之下,几度漂泊。画舫在烟雾中迷离,朱桥在日暮时分显得更加荒凉,多少村落显得荒寂冷清。离开空仓之后,叹息在廷尉门前,谁能依靠哭诉饥饿呢?化作蛤蜊的余生,水云之间的梦难以再现。再问枋榆,昔日的约定是否依旧?燕子泥上凋落的粉壁,现在也显得一样萧索。闲寻废垒,疏梅初放,亦喜其幽香可堪一嗅。雕檐的一角,何必再忆华堂,曾几何时的欢愉?翠羽的清啼,近来风声恶劣。
周之琦(约1660-约1730),字希贤,号东篱,清代诗人。他的诗风受到唐诗的影响,常以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而含蓄。
《齐天乐·寒雀》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生活困窘的时期,诗人以寒雀、萧索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无奈。诗中描绘的秋冬季节,更是象征个人的孤独与失落,流露出对往日繁华的怀念。
这首《齐天乐·寒雀》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往昔的追忆。全诗以“寒雀”为引子,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开篇的“故枝惊说平林尽”将读者带入一个萧瑟的秋冬景象,霜天的冷酷与漂泊的无奈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惆怅。
随着诗意的发展,画舫与朱桥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古典美,更暗示了繁华过后的荒凉。“多少荒凉村落”使人不禁想到人世间的沧桑与变迁,空仓的离去与廷尉门前的叹息,隐喻着生活的困顿与无助,谁能诉说这份饥饿的苦楚呢?
诗中提到的“化蛤余生”,暗示着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接下来的“枋榆重问旧约”,更是对往昔美好的回忆与现实之间的对比,勾勒出一种无法再续的遗憾。最后,诗人通过“翠羽清啼,近来风信恶”来呼应开篇,形成一种循环与呼应,深化了作品的情感内涵。
整首诗在形式上保持了清代词作的优雅,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使人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尤其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诗人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深切反思。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画舫”指什么?
A. 船
B. 桥
C. 房子
D. 树
填空题:诗中“化蛤余生”表达了诗人对__的无奈。
判断题:诗中“涂墙凋粉壁”暗示着生活的繁华。 (对/错)
通过对周之琦这首《齐天乐·寒雀》的深度解析与背景介绍,读者不仅能够理解诗歌的表层意境,也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情感与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