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王介甫知毗陵》

时间: 2025-07-28 15:04:58

诗句

吴牛常畏热,吴田常畏枯。

有树不荫犊,有水不滋{左禾右刍}。

孰知事春农,但知急秋租。

太守追县官,堂上怒奋须。

县官促里长,堂下鞭扑俱。

不体天子仁,不恤黔首逋。

借问彼为政,一一何所殊。

今君请郡去,预喜民将苏。

每观二千石,结束辞国都。

丝鞯加锦缘,银勒以金涂。

兵吏拥後队,剑挝盛前驱。

君又不若此,革辔陪泥乌。

欵行问风俗,低意骑更驽。

下情靡不达,略细举其麤。

曾肯为众异,亦罔为世趋。

学诗闻已熟,爱棠理岂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5:04:58

诗词名称: 送王介甫知毗陵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吴牛常畏热,吴田常畏枯。
有树不荫犊,有水不滋左禾右刍。
孰知事春农,但知急秋租。
太守追县官,堂上怒奋须。
县官促里长,堂下鞭扑俱。
不体天子仁,不恤黔首逋。
借问彼为政,一一何所殊。
今君请郡去,预喜民将苏。
每观二千石,结束辞国都。
丝鞯加锦缘,银勒以金涂。
兵吏拥後队,剑挝盛前驱。
君又不若此,革辔陪泥乌。
欵行问风俗,低意骑更驽。
下情靡不达,略细举其麤。
曾肯为众异,亦罔为世趋。
学诗闻已熟,爱棠理岂无。

白话文翻译:

吴地的牛总是害怕炎热,吴地的田地总是担心干枯。
有树却不能给小牛提供阴凉,有水却不能滋润田里的禾苗和牧草。
谁知道春天农事的重要,只知道急着收秋租。
太守追着县官,堂上怒气冲冲。
县官催促里长,堂下鞭子抽打不停。
不体恤天子的仁慈,不关心百姓的困苦。
请问他们的治理政策,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如今您要去任职,希望百姓能快些苏醒。
每次见到二千石的官员,结束时都要辞别国都。
马鞍上加着锦缎,银勒金光闪烁。
兵役和吏员拥挤在后,剑和槊在前方高昂。
您却不如此,愿意放下缰绳陪伴泥马。
希望您出行问问风俗,低调骑着更慢的马。
下情没有不达之处,稍微细微的事情也能提及。
曾经愿意为众人不同,亦不想随波逐流。
学诗已经熟悉,喜爱棠梨的道理岂会没有?

注释:

  • :指的是吴地的牛,象征当地的农业。
  • :植物干枯,这里指农田缺水的状态。
  • 太守:地方官员,此处指地方治理者的无能。
  • 二千石:古代官员的官职,指的是较高的地方官。
  • 革辔:放下缰绳,象征放下权力的束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圣俞,号云溪,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与人情,常带有对社会时事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梅尧臣在送别好友王介甫赴任毗陵时所作,表达了对地方治理的关注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现象的不满。

诗歌鉴赏:

《送王介甫知毗陵》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诗作。梅尧臣通过描写吴地的自然现状与农民的困境,反映出对地方官员治理无能的失望。诗中开头几句以“吴牛常畏热,吴田常畏枯”引出,生动地呈现了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暗示治理者的失职。接着,通过对太守和县官的描绘,揭示了官场的腐败与冷酷。整首诗既有对新任官员的期望,也有对当时政治的哀叹,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怀与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梅尧臣运用对比手法,将理想的治理与现实的状况进行对照,表现出对当权者的不满与对民众疾苦的同情。诗中语言简练而生动,情感真挚,既有对朋友的祝福,也有对社会的深刻批判,呈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吴牛常畏热,吴田常畏枯:表现吴地的气候与农业的脆弱。
  • 有树不荫犊,有水不滋左禾右刍:描绘自然条件的不足,影响农牛和农作物。
  • 孰知事春农,但知急秋租:指出当权者不重视春耕,只急于秋收的短视行为。
  • 太守追县官,堂上怒奋须:描写官场内斗,显示政治的不和谐。
  • 借问彼为政,一一何所殊:质疑当权者的治理效果与人民生活的差异。

修辞手法:

  • 比喻: 比喻自然条件和政治状况的紧密联系。
  • 对仗: 诗中许多句子对仗工整,使得表达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强调对地方治理的关注,揭示官员对百姓生活的忽视,表达了对新任官员的期待与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意象分析:

  • : 象征农民的辛劳与苦境。
  • : 代表农业的生计与环境。
  • 树、水: 表现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吴牛常畏热”,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A. 牛的习性
    B. 农业生产环境
    C. 政治斗争

  2. “太守追县官”描述了什么样的情境? A. 官场和谐
    B. 官场斗争
    C. 官民关系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秋夕》 - 杜牧

诗词对比: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也表达对朋友离去的惆怅,与梅尧臣的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形成鲜明对比,展示出诗人在不同背景下对离别的不同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梅尧臣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陵怀古 江上客怀 江上 江湖伟观 江村即事 江村 见天地心 见梅 简孙治中归维扬 甲子岁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弋字旁的字 碍足碍手 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众揖 鬥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朱樱 千秋人物 川字旁的字 责人以详,待己以廉 夫倡妇随 包含竞的词语有哪些 角字旁的字 瞥地 鳅鮠 含血潠人 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