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0:55
冷雨凝雪未成雪,潭空鱼寒归石穴。
长篙扣穴倩鲤鱼,寄信山头来奠设。
鱼传水鸟飞上山,山木槎槎乾吹咽。
旋灰起角巫鼓鸣,漆俎铜盘颤牲血。
瑟琶嘈嘈神降言,福汝佑汝无灾蘖。
西向啐饮东向回,溪心却望山崔嵬。
寒冷的雨水积聚成雪,但还没有变成雪,潭水空荡荡的,鱼儿因寒冷而返回石缝。长长的篙子敲打着石穴,等待鲤鱼的到来,寄信的山头也为这场祭奠做好准备。鱼儿传递着水的讯息,飞翔的鸟儿飞向高山,山木摇曳,似乎被干风呜咽。灰烬旋转,角弓巫师的鼓声响起,油漆的祭坛和铜盘在鲜血中颤动。瑟和琵琶声声嘈杂,神灵降临,祝福你,保佑你,无灾无难。西边啐饮,东边回望,溪水心中却向崔嵬的山巅望去。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德润,号梅溪,江苏常州人,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注重情景交融,尤其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的宁静与美丽。
诗作创作于寒冷的季节,反映了作者在寒冬中对自然景象的观察与思考,同时也蕴含了对神灵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期盼。
《十一月十二日寒昭亭神》是一首通过描绘寒冷冬季的自然景象,从而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的诗作。开篇以“冷雨凝雪未成雪,潭空鱼寒归石穴”切入,生动描绘了寒冷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接着,作者通过“长篙扣穴倩鲤鱼,寄信山头来奠设”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暗示着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敬畏。
中间部分通过“鱼传水鸟飞上山,山木槎槎乾吹咽”的描写,展现了生命在寒冬中依然存在的顽强,表现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最后一段“瑟琶嘈嘈神降言,福汝佑汝无灾蘖”则直接表达了对神灵的祈福,愿望人们能在寒冷中得到庇佑,远离灾难。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表现了梅尧臣对生活的深切感悟与哲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寒冷的景象与祭祀活动,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神灵的祈祷,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深刻关系,传达出一种希望与祝福的情感。
诗中的“长篙”是用来做什么的?
A. 祭祀
B. 钓鱼
C. 撑船
D. 敲打
“瑟琶嘈嘈神降言”中“瑟琶”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神灵
C. 一种动物
D. 一种风景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绝望
B. 感恩与祝福
C. 离别
D. 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