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2:35
江南好
人别后,又是探梅时。
风送归鸦栖不定,
阿谁花底掩双扉。
惊起翠禽啼。
深院静,帘卷辟寒犀。
羌笛数声吹梦断,
屏山一角玉蟾低。
冷露湿苔衣。
江南的景色真好,
人们分别后,又到了探梅的时节。
微风送来归来的乌鸦,栖息不定,
是谁在花下掩藏着双扉?
惊起了翠绿色的鸟儿啼叫。
深院里一片宁静,帘子卷起,驱散了寒意。
羌笛几声吹起,打断了梦境,
屏山的一角,月亮低垂。
冷露打湿了苔藓的衣裳。
袁绶(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字子怡,号半山,浙江人。袁绶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常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本诗作于清代,正值春天,描绘了江南春日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春天的期待。
《江南好》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江南的春日美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构建出一个梦幻而又现实的空间。第一句“人别后,又是探梅时”引入了时序,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到来与离别的思绪交织在一起,体现了人们在春日里对梅花的向往。接着,通过“风送归鸦栖不定”描绘出一种飘忽不定的情感,象征着归属与思念。诗中“深院静,帘卷辟寒犀”展现出院落的静谧,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羌笛声的“吹梦断”,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令人感到心中一阵苦涩。最后,以“冷露湿苔衣”作结,既是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微凉与惆怅。整首诗在优美的意境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故乡的深情厚谊。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在春天到来时的复杂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诗中提到的“探梅”是什么意思?
诗中描绘的自然意象有哪些?
诗中羌笛声的作用是什么?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江南好》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