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3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4:26
作者: 袁克文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平湖好,十里白云疏。
柳色藏花秋未老,
塔光涵水月方初,
一篴野人庐。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平静的湖面上,白云悠然自得地漂浮,远处的柳树隐约藏着尚未凋零的花朵,秋天的气息依然温暖;塔影映入湖水中,月光刚刚升起,映照出一片宁静;诗人以一篼野人居所作为结尾,自然与人居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图景。
此诗并未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述江南的自然美景,反映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袁克文,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常以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观为题材,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江南地区经济繁荣,诗人通过描绘家乡的美景,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江南好八首 其一》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自然风光的诗作,诗中所展现的宁静与和谐,无不流露出诗人对江南自然的浓厚情感。诗的开头“平湖好,十里白云疏”,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湖面平静、白云飘渺的景象,给人一种空灵、开阔的感觉。接着,“柳色藏花秋未老”,则通过柳树与花朵的相互映衬,展现出江南秋天的生机与活力,既有秋的沉静,又有春的温暖,形成了一种时光交错的美感。
“塔光涵水月方初”一联,借助塔影与月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在此刻似乎感受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最后一句“一篴野人庐”则使整首诗回归到人居生活,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传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珍视,这种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歌颂江南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中“平湖好,十里白云疏”所描绘的景象是?
A. 山川壮丽
B. 湖面宁静,白云飘渺
C. 花开繁盛
答案: B
“柳色藏花秋未老”中,柳色和花的关系是?
A. 彼此独立
B. 相互映衬
C. 完全对立
答案: B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B. 对故乡的热爱与向往
C. 对战争的悲伤
答案: B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袁克文的诗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人文关怀,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豪放的个性与对自然的崇敬,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