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2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22:37
送卫雄下第归同州
不才先上第,词客却空还。
边地行人少,平芜尽日闲。
一蝉陂树里,众火陇云间。
羡汝归茅屋,书窗见远山。
我本不才,先前考中进士,然而如今却空手回家。边疆之地行人稀少,平坦的田野上整日闲适。一只蝉在堤边的树上鸣叫,几缕炊烟在云间飘荡。真羡慕你能回到茅草屋中,透过书窗看到远处的山。
作者介绍:李端,字君平,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诗风清新自然,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送别好友卫雄,卫雄因科举未中而回家,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好友遭遇的同情与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要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好友卫雄的惋惜与羡慕。开头两句直接表明了诗人的自谦与好友的失落,传达出一种对科举制度的反思。中间的描写通过对边地闲适景象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安逸生活的渴望。最后两句则以“羡汝归茅屋”作为结尾,表现出诗人对乡土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华世界的厌倦,情感真挚而深邃。在语言上,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蝉”、“炊烟”、“远山”等,构成了一幅恬淡的田园画卷,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唐代诗歌中的自然主义倾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一蝉”象征夏日)、拟人(“羡汝”表现情感)等修辞,增添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好友卫雄的送别,表现出对科举失败的惋惜与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传达了对人生不同选择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羡汝归茅屋”表达了什么情感?
“边地行人少”中的“边地”指的是哪里?
诗人的自谦表现在哪一句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二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