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中酒》

时间: 2025-05-02 04:03:21

诗句

南邻酒熟爱相招,蘸甲倾来绿满瓢。

一醉不知三日事,任他童稚作渔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3:21

原文展示:

南邻酒熟爱相招,
蘸甲倾来绿满瓢。
一醉不知三日事,
任他童稚作渔樵。

白话文翻译:

我家南边的邻居酒酿得正好,
邀我一同饮酒,酒满瓢中是清绿的酒。
喝得酩酊大醉,连三天的事都忘了,
任由那些孩童去做渔夫和樵夫。

注释:

  • 酒熟:指酒酿得正好,味道醇厚。
  • 蘸甲:这里的“甲”指的是盛酒的器具,意为用器具蘸酒。
  • 倾来:倾倒的意思,表示酒流入瓢中。
  • 绿满瓢:形容酒色如绿,满满一瓢。
  • 一醉不知:一旦喝醉,就不知道周围的事情。
  • 三日事:指三天内的事情,说明醉得很久。
  • 任他童稚:任凭那些年幼的孩子去做事。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明显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古人对饮酒和放松生活的态度,常见于唐代文人之间的交往和生活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庄(836年-910年),字子华,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代表性诗人之一,以词名重,诗风婉约,常描绘个人情感和生活场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诗歌繁荣的时期,反映了人们在忙碌生活中渴望放松和享受的心理。

诗歌鉴赏:

《中酒》是一首描写饮酒情景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向往与洒脱。诗的开头描绘了邻居的热情和酒的美味,通过“南邻酒熟”引入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接下来的“蘸甲倾来绿满瓢”则通过生动的描写,将酒的色泽与盛酒的器具结合,形象而生动地展现了饮酒的乐趣。

整首诗在表达醉酒状态时,使用了“一醉不知三日事”的夸张手法,突出酒后忘却烦恼的自在与逍遥。最后一句“任他童稚作渔樵”,则体现了对生活的无忧无虑,仿佛在说,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心中自有一片宁静。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展现了韦庄对生活态度的豁达与洒脱,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饮酒的推崇和生活的享受,是一首极具生活气息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邻酒熟爱相招:邻居的酒酿得正好,热情邀请我来共享。
  • 蘸甲倾来绿满瓢:用器具蘸酒,倾倒入瓢,酒色清绿,满满一瓢。
  • 一醉不知三日事:喝得酩酊大醉,连三天发生的事情都忘了。
  • 任他童稚作渔樵:任凭那些孩子去做渔夫和樵夫,不再顾虑。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绿满瓢”比喻酒的色泽,生动形象。
  • 夸张:用“一醉不知三日事”夸大醉酒后的状态,强调放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饮酒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放松,是对人生的一种洒脱态度,传达出一种享受生活的乐观情怀。

意象分析:

  • :象征快乐与放松,体现出生活的享受。
  • 邻居:代表人际关系中的温暖和友好。
  • 童稚:象征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强调对生活的随性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南邻”指的是哪里? A. 北方
    B. 南方
    C. 西方
    D. 东方

  2. “一醉不知三日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忧愁
    B. 放松
    C. 忘记
    D. 悲伤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韦庄的《中酒》与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饮酒的热爱,但韦庄更强调生活的洒脱与无忧,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豪情。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唐代文人对饮酒文化的重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韦庄评传》

相关查询

相见欢 其一 为刘葱石京卿题小忽雷拓本 相见欢 其一 寄国武 相见欢 相见欢 养浩以近影寄赠,并媵新词。次和 相见欢 相见欢 相见欢 相见欢 其二 相见欢 其一 拟南唐后主作 相见欢 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再蹈覆辙 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扬长而去 卜字旁的字 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庐霍 气字旁的字 河关 贝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辞愆 龙井 骨字旁的字 遮空蔽日 伴等 云奔潮涌 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