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岁晏同左生作》

时间: 2025-05-03 23:14:08

诗句

岁暮乡关远,天涯手重携。

雪埋江树短,云压夜城低。

宝瑟湘灵怨,清砧杜魄啼。

不须临皎镜,年长易凄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4:08

原文展示:

岁暮乡关远,天涯手重携。
雪埋江树短,云压夜城低。
宝瑟湘灵怨,清砧杜魄啼。
不须临皎镜,年长易凄凄。

白话文翻译:

年末时节,故乡距离遥远,
天涯相隔,手握得很重。
雪覆盖了江边的树木,显得更为矮小,
云层压低了夜晚的城市。
宝瑟声中,湘灵的怨恨,
清脆的砧声伴着杜鹃的哀鸣。
不必照镜子,年纪增长容易让人感到凄凉。

注释:

字词注释:

  • 岁暮:指年末。
  • 乡关:故乡与关隘,寓意故乡的遥远。
  • 重携:手握得很紧,表明思念之情。
  • 雪埋:雪覆盖,形容冬天的景象。
  • 江树:江边的树。
  • 夜城:夜晚的城市。
  • 宝瑟:一种乐器,象征音乐和情感。
  • 湘灵:传说中的神女,借以表达幽怨情感。
  • 清砧:清脆的砧声,象征思乡的情感。
  • 杜魄:杜鹃,一种鸟,常用于表达哀伤。
  • 皎镜:明亮的镜子,暗指美丽的容颜。

典故解析:

  • 宝瑟湘灵:源自古代乐器,表达乐声中蕴含的情感与哀愁。
  • 杜魄啼:杜鹃鸟常被视为悲鸣的象征,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836-910),字子晦,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词人之一,以其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著称。其作品多描绘乡愁、离别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岁晏同左生作》创作于岁末之际,诗人因思乡而感慨万千。面对年末的寒冷和孤独,诗人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冬季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两句“岁暮乡关远,天涯手重携”便直接点明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深,年末时节,故乡的遥远让人愈加感到无奈与心痛。接着,诗人用“雪埋江树短,云压夜城低”描绘了一幅寒冷的冬日夜景,江边的树木被雪压得低矮,夜晚的城市在云层的笼罩下显得格外沉重,这种景象与诗人的感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愈发突显了他的孤寂。

第三、四句“宝瑟湘灵怨,清砧杜魄啼”则通过音乐和鸟鸣的意象,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宝瑟的音乐声中蕴含着深沉的怨恨,而清脆的砧声则与杜鹃的哀鸣相伴,形成了一种悲切的氛围。最后一句“不须临皎镜,年长易凄凄”则是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愈发感到人生的凄凉与孤独。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出韦庄细腻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岁暮乡关远:年末时节,故乡显得更加遥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天涯手重携:即使在天涯,也要紧紧握住彼此的手,表现出对亲情的珍视。
  • 雪埋江树短:冬雪覆盖,江边的树木因寒冷而显得矮小,象征孤独的心境。
  • 云压夜城低:云层压低,夜晚的城市显得沉重,暗示内心的压抑。
  • 宝瑟湘灵怨:音乐中蕴含的怨恨,表现内心的哀愁。
  • 清砧杜魄啼:清脆的砧声伴随着杜鹃的哀鸣,进一步强调孤独与悲伤。
  • 不须临皎镜:不需要照镜子,暗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 年长易凄凄:随着年岁增长,感到更加凄凉,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雪埋江树短”用雪比喻冬季的孤寂。
  • 拟人:如“云压夜城低”赋予云以沉重的情感,使得描写更为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冬季的严寒和孤独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寒冷与孤独。
  • 江树:故乡的象征,暗示对故乡的思念。
  • 夜城:孤独的城市,反映内心的压抑。
  • 宝瑟:音乐的象征,蕴含情感。
  • 杜鹃:哀鸣的象征,表达悲伤。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的意境,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岁暮乡关远”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愤怒

  2. “云压夜城低”中的“云”是用来比喻什么? A. 重压
    B. 美丽
    C. 喜悦

  3. 诗人提到的“宝瑟湘灵怨”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欢乐
    B. 忧伤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抒发兄弟情和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韦庄的《岁晏同左生作》和李白的《静夜思》均有思乡的主题,但韦庄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与孤独,而李白则强调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归属感。两者在情感表达和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韦庄诗词选》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六月晦日 过宝应县新开湖十首 郡中上元灯减旧例三之二而又迎送使客七首 得省榜,见罗仲谋曾无逸策名,夜归喜甚,通 野望二首 和张器先十绝 张子仪太社折送秋日海棠二首 早朝紫宸殿贺雪呈尤延之二首 和彭仲庄七言 题黄辰告愚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栉比鳞臻 得鱼忘筌 结夏 接仗 糹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急就章 施朱傅粉 从史 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矜贫恤独 气满志骄 龙跳虎伏 乛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