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清平乐(兴国军呈李司直)》

时间: 2025-05-05 05:51:27

诗句

今朝欲去。

忽有留人处。

说与江头杨柳树。

系我扁舟且住。

十分酒兴诗肠。

难禁冷落秋光。

借取春风一笑,狂夫到老犹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51:27

原文展示:

清平乐(兴国军呈李司直) ——戴复古

今朝欲去。忽有留人处。
说与江头杨柳树。
系我扁舟且住。
十分酒兴诗肠。
难禁冷落秋光。
借取春风一笑,
狂夫到老犹狂。

白话文翻译:

今晨我想离开,突然有地方让我留住。
告诉那江边的杨柳树,
把我的小船停靠在这里。
我正醉兴盎然,诗情涌动,
难以抵挡这冷清的秋光。
借春风一笑,
即使到老也仍然是个狂人。

注释:

  • 留人处:指留人停留的地方。
  • 江头杨柳树:指江边的柳树,象征着柔美的自然环境。
  • 扁舟:小舟,象征着诗人漂泊的生活。
  • 诗肠:指诗人的诗情。
  • 狂夫:指狂放不羁的人,诗人在此自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约1080-1140),字景山,号澹斋,宋代诗人,出身于士大夫家庭,曾任职于朝廷。其诗风情感真挚,常融入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时代动荡,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清平乐(兴国军呈李司直)》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个人情感的词作。全词通过对江边柳树的描写以及小舟的停泊,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今朝欲去”,引出一种轻松随意的情绪,接着却因“留人处”的美好景致而驻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接下来的“十分酒兴诗肠”,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与对文学创作的执着。

诗中“难禁冷落秋光”一句,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秋天的冷清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但诗人并未消沉,反而借“春风一笑”,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表明无论年龄如何,内心的狂放与热情不会改变。通过这种对比,诗人传达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强调了自由和狂放的精神。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今朝欲去”:今天早上我想离开。
    • “忽有留人处”:突然有个地方让我留住。
    • “说与江头杨柳树”:告诉江边的柳树。
    • “系我扁舟且住”:把我的小船停靠在这里。
    • “十分酒兴诗肠”:我正醉兴盎然,诗情涌动。
    • “难禁冷落秋光”:难以抵挡这冷清的秋光。
    • “借取春风一笑”:借春风一笑。
    • “狂夫到老犹狂”:即使到老也仍然是个狂人。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肠”比作生命中的情感,体现出诗人的情怀。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得柳树似乎能与人对话,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词句之间的工整对仗使得全诗更加和谐、优美。
  •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由的追求,同时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即使在老去的时光中,内心的狂热与自由依然存在。

意象分析:

  • 杨柳树:象征柔美与生命的延续。
  • 扁舟:象征漂泊与自由。
  • 春风:象征希望与生机。
  • 秋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戴复古
    C. 杜甫
    D. 白居易

  2. “系我扁舟且住”中的“扁舟”指的是? A. 大船
    B. 小舟
    C. 游艇
    D. 渔船

  3. 诗中提到的“狂夫”是指? A. 温文尔雅的人
    B. 随和的人
    C. 狂放不羁的人
    D. 守规矩的人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戴复古与李清照的词作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但戴复古的作品更偏向于狂放与洒脱,而李清照的作品则多了几分细腻与柔情。两者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示了宋代词坛的多样性。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感遇·之十一 感遇·之十 感遇·之九 感遇·之八 感遇·之七 感遇·之六 感遇·之五 感遇·之四 感遇·之三 感遇·之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 灶上扫除 匿迹潜形 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黽字旁的字 青玄九阳上帝 龙盏 立班 铁算子 雨字头的字 三韭 揆理度情 丧胆游魂 致命遂志 玄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包含栲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