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6:24
三月三日率尔成章诗
作者:沈约 〔南北朝〕
丽日属元巳,年芳具在斯。
开花已匝树,流莺复满枝。
洛阳繁华子,长安轻薄儿。
东出千金堰,西临雁鹜陂。
游丝映空转,高杨拂地垂。
绿帻文照耀,紫燕光陆离。
清晨戏伊水,薄暮宿兰池。
象筵鸣宝瑟,金瓶泛羽卮。
宁忆春蚕起,日暮桑欲萎。
长袂屡已拂,雕胡方自炊。
爱而不可见,宿昔减容仪。
且当忘情去,叹息独何为。
在美丽的日子里,正值元巳之年,春天的花朵正盛开在树上,黄莺在枝头欢唱。洛阳的年轻人繁华而轻浮,长安的少年则更显轻薄。向东走出千金堰,向西靠近雁鹜池。游丝在空中轻轻飘动,高大的杨树低垂着枝叶。绿头巾在阳光下闪耀,紫燕飞舞发出耀眼的光辉。清晨在伊水边嬉戏,薄暮时则在兰池边栖息。象牙筵席上传来宝瑟的乐声,金瓶中漂浮着美酒。难以忘怀的是春蚕的吐丝,傍晚时桑树也将枯萎。长袂屡已拂动,雕胡正忙于烹饪。爱是看不见的,宿夜中容颜渐减。且让我们忘却情感,叹息又能做些什么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沈约(441年-513年)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优雅,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为主题。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花鸟,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情趣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春天的三月三日,是沈约在春日游玩时的感受与思考,表现了他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短暂、情感无常的感慨。
《三月三日率尔成章诗》是一首兼具自然美和人文情感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阳光明媚,花开满树,鸟儿欢唱,展现出一幅充满活力的春景图。沈约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繁华与轻盈呈现得淋漓尽致。诗的前半部分着重描绘春天的景象,利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洛阳和长安这两个城市的年轻人,反映出不同地方的风俗与气氛。
在后半部分,诗人则转向内心的独白,表达对爱情的思考和对人生易逝的感慨。通过“爱而不可见”的句子,沈约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感情中常常遭遇的无奈与孤独感。整首诗在描写春日美景的同时,又融入了对生命、爱情的哲理思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爱情的思考,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复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爱而不可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长安轻薄儿”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解析,读者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沈约的《三月三日率尔成章诗》,还能领略到南北朝时期诗人的情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