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光化退居李晋卿》

时间: 2025-05-05 15:09:43

诗句

久无归田人,今喜子去禄。

移家汉水滨,日见汉水绿。

川鳞可为饔,山毛可为蔌。

竟岁厌往还,行堤乐风俗。

青巾艑上郎,漆鬓颜如玉。

倚樯临落照,独唱江南曲。

听若在江南,欢然自为足。

我心虽有羡,未遂平生欲。

更期毕婚嫁,方可事岩麓。

买山须买泉,种树须树竹。

泉以濯吾缨,竹以慕贤躅。

此志应不忘,他时同隐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9:43

原文展示

久无归田人,今喜子去禄。
移家汉水滨,日见汉水绿。
川鳞可为饔,山毛可为蔌。
竟岁厌往还,行堤乐风俗。
青巾艑上郎,漆鬓颜如玉。
倚樯临落照,独唱江南曲。
听若在江南,欢然自为足。
我心虽有羡,未遂平生欲。
更期毕婚嫁,方可事岩麓。
买山须买泉,种树须树竹。
泉以濯吾缨,竹以慕贤躅。
此志应不忘,他时同隐录。

白话文翻译

我长久没有回归田园生活,今天听说你要去做官,心中感到欣喜。
我搬家到汉水边,日日见到汉水的绿意。
河里的鱼可作为美味,山上的野菜也可以做成蔬菜。
我厌倦了往返奔波,乐于在堤岸上欣赏风俗。
青巾的小船上,年轻人的脸庞如同美玉般光滑。
我倚靠在船桅上,临着落日,独自唱着江南的歌。
听起来仿佛身处江南,心中欢快自足。
虽然我心中有羡慕,但始终未能实现我的理想。
更希望等到婚嫁之后,能够去山岩中安居。
买山时一定要买水泉,种树时也要种竹子。
泉水可以洗涤我的衣襟,竹子可以仰慕贤者的足迹。
这个志向我应当不忘,将来有机会再共同隐居。

注释

  • 归田人:指回归田园生活的人。
  • 汉水:指汉江,流经陕西、湖北等地。
  • :指食物,这里特指鱼。
  • :指蔬菜,这里特指山上的野菜。
  • 青巾:指戴青色头巾的年轻人。
  • 漆鬓:指头发如漆般黑亮。
  • 倚樯:指倚靠在船桅上。
  • 岩麓:指山脚,隐居的地方。
  • 濯吾缨:用泉水洗涤衣襟。
  • 慕贤躅:仰慕贤者的踪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白云,南宋诗人,以其清新质朴的诗风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田园的热爱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关注。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尧臣晚年,他在经历了官场的波折后,怀念起田园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渴望。可能是在某次离任后,感受到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寄光化退居李晋卿》是一首表达对田园生活向往的诗作。诗中流露出作者对隐退生活的憧憬,以及对身边朋友的祝福与羡慕。开头几句借助朋友即将离开的消息,勾起了作者对乡居生活的回忆。汉水的绿意象征着自然的美好,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的热爱。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绘山水和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渔猎的乐趣、享受自然的馈赠、以及与友人共度闲暇时光的美好。这种对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构成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青巾艑上郎”和“漆鬓颜如玉”描绘了青春靓丽的形象,增强了诗的生动性。而“倚樯临落照,独唱江南曲”则渲染了诗人独处中的惬意和对故乡的怀念。最后的几句,诗人明确表达了对未来隐居生活的期盼,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将具体的自然景物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与和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久无归田人:长久没有回归田园生活的人,点明主题。
  2. 今喜子去禄:听说朋友要去做官,心中欣喜。
  3. 移家汉水滨:搬家到汉水边,寄托对自然的渴望。
  4. 日见汉水绿:每天看到汉水的绿意,心情愉悦。
  5. 川鳞可为饔:河里的鱼可作为美食,象征自然的馈赠。
  6. 山毛可为蔌:山上的野菜可供食用,表现田园生活的自给自足。
  7. 竟岁厌往还:厌倦了往返奔波的生活。
  8. 行堤乐风俗:乐于在堤岸上享受当地的风俗。
  9. 青巾艑上郎:描绘年轻人的形象,增添生动感。
  10. 漆鬓颜如玉:形容年轻人的美丽,表现青春活力。
  11. 倚樯临落照:在落日余晖中倚靠船桅,渲染宁静氛围。
  12. 独唱江南曲:独自吟唱江南的歌曲,表达怀旧情感。
  13. 听若在江南:听起来仿佛身处江南,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
  14. 欢然自为足:心中感到知足,体现内心的平和。
  15. 我心虽有羡:虽然心中有羡慕。
  16. 未遂平生欲:未能实现一生的理想。
  17. 更期毕婚嫁:希望结婚后能隐居。
  18. 方可事岩麓:方能在山脚下安居。
  19. 买山须买泉:买山时要买水泉,强调自然的必要性。
  20. 种树须树竹:种树时要种竹子,竹子寓意高洁。
  21. 泉以濯吾缨:泉水可洗涤我的衣襟,强调清新自然。
  22. 竹以慕贤躅:竹子仰慕贤者的足迹,寓意追求理想。
  23. 此志应不忘:这个志向应当不忘记。
  24. 他时同隐录:将来有机会再共同隐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年轻人的面容比作美玉,增强其美感。
  • 对仗:如“买山须买泉,种树须树竹”,形成平衡对称。
  • 拟人:自然景物被赋予情感,增强亲切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渴望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汉水:象征自然之美,代表理想的隐居地。
  • 青巾:象征年轻、活力和希望。
  • 漆鬓:代表青春的美好与朝气。
  • 泉与竹:泉水象征清新,竹子象征高雅,二者共同构成理想的隐居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水体是哪个?

    • A. 长江
    • B. 汉水
    • C. 黄河
  2. 诗人希望在婚嫁后能去哪里隐居?

    • A. 海边
    • B. 山岩
    • C. 城市
  3. “青巾艑上郎”中的“青巾”指的是?

    • A. 年轻人
    • B. 老人
    • C. 女性

答案

  1. B. 汉水
  2. B. 山岩
  3. A. 年轻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梅尧臣的这首诗均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陶渊明更强调个体的隐逸精神,而梅尧臣则更多描绘了与友人共享自然的场景。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各类古诗词研究文献与解读文章。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令属和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同用家花车斜四韵) 客有话汴州新政书事寄令狐相公 和乐天春词 谢柳子厚寄叠石砚 河南白尹有喜崔宾客归洛兼见怀长句,因而继和 和令狐相公南斋小宴听阮咸 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桃 竹枝词二首·其一 经东都安国观九仙公主旧院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单人旁的字 各显身手 包含切的成语 招降纳叛 穿开头的成语 隹字旁的字 肉食者鄙 茅茨土阶 好是 肤见謭识 麻字旁的字 事奉 麥字旁的字 包含绔的词语有哪些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高位厚禄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