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2:43
铜雀砚
作者:梅尧臣 〔宋代〕
歌舞人已死,台殿栋已倾。
旧基生黑棘,古瓦埋深耕。
玉质先骨朽,松栋为埃轻。
筑紧风雨剥,埏和铅膏精。
不作鸳鸯飞,乃有科斗情。
磨失沙砾粗,扣知金石声。
初求畎亩下,遂厕几席清。
入用固为贵,论古莫与并。
端溪割紫云,空负世上名。
韩著毛颖传,何独称陶泓。
傥以较岁年,泓当视如兄。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老文化和器物的追忆与感慨。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繁华的歌舞表演已不复存在,华丽的宫殿也已倾塌,留下的只是黑色的荆棘与深埋的瓦片。即使是用美玉制成的砚台,早已腐朽,松木的梁柱轻如尘埃。建筑物遭受风雨侵蚀,制作精良的铅膏也难以保全。昔日的情感不再如同鸳鸯共舞,反而是斗争与竞争的象征。经过磨砺,砚台失去了原有的粗犷,敲打时却能发出如金石般的声音。最初渴望的田畴,现在却仅能与清雅的席子并存。使用价值才是最重要的,论及古代的器物,没有什么能够与之相提并论。虽然端溪砚名扬天下,却也空负了人们的期待。提到韩愈与毛颖的传记,何以单单称赞陶渊明?如果要比拼岁月的流逝,陶渊明应该被视作我的兄长。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山隐,宋代著名诗人,以写景抒情见长,作品常蕴含对历史和人事的思考。梅尧臣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意象,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之际,梅尧臣通过对古物的追忆,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荒凉的感慨。
梅尧臣的《铜雀砚》通过对古器物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沧桑。诗中所提到的“歌舞人已死”与“台殿栋已倾”,不仅是对物质文化的描写,更是对精神文化的追问与反思。通过“旧基生黑棘”和“古瓦埋深耕”,诗人展现了曾经繁华的衰败,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
在语言上,诗人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玉质先骨朽”、“松栋为埃轻”,这些意象不仅形象生动,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揭示了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与历史的沉浮。后半部分提到的“端溪割紫云”,则隐喻了文化的珍贵与易逝,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珍惜。整首诗在对比中显得更加深沉,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清醒,情感丰富而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古文化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揭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感慨,强调了实用价值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以下哪一句表达了对古文化的怀念?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黑棘”象征着___。
判断题:梅尧臣在诗中认为古器物的实用性比其名声更重要。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