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朝觐谢恩诗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6 21:43:32

诗句

凤阙龙楼插汉高,清明朝会集英豪。

山呼万岁还丹辗,班蹙千官拜衮袍。

红日光中承御诏,紫霞深处宴蟠桃。

醉来自觉沾恩重,尽把新词付彩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3:32

原文展示:

凤阙龙楼插汉高,
清明朝会集英豪。
山呼万岁还丹辗,
班蹙千官拜衮袍。
红日光中承御诏,
紫霞深处宴蟠桃。
醉来自觉沾恩重,
尽把新词付彩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盛大的朝会场景,诗人欣喜地描绘出繁华的皇宫和聚集的英豪。汉朝的高楼大厦直插云霄,清明的早晨,众多英杰汇聚一堂。人们高呼万岁,朝廷官员们穿着华丽的袍子恭敬地行礼。阳光照耀之下,诗人接到皇帝的诏命,而在紫霞缭绕的地方,正举行着蟠桃盛宴。诗人在酒醉之中,感受到恩宠的厚重,便把新写的诗词尽情挥洒在纸上。

注释:

  1. 凤阙:指皇宫,凤是皇后,阙是高大的宫殿。
  2. 龙楼:指皇帝的宫殿,龙象征着皇权。
  3. 清明:指天气晴朗,明亮的早晨。
  4. 山呼万岁:人们在山上呼喊万岁,以示对皇帝的祝福。
  5. 衮袍:指官员的礼服,象征地位高贵。
  6. 御诏:皇帝的诏书。
  7. 蟠桃:传说中仙桃,吃了能长生不老。
  8. 彩毫:指用彩笔书写诗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继灏,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诗词见长,作品涵盖了众多题材,尤以描写朝廷和宴会场景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对自然和人事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朝觐谢恩诗三首》是梁继灏在参加朝廷盛典后所作,表达了对皇帝恩宠的感激和对盛会的赞美。此时正值明代中后期,国家政治较为稳定,诗人利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对国家和皇帝的忠诚。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盛大的朝会场景,传达了诗人对皇权的崇敬和对自己身处的时代的赞美。开头两句“凤阙龙楼插汉高”直接勾勒出华丽的皇宫,展现出当时的富丽堂皇。诗人在描写英豪汇聚、万岁高呼的场面时,展现了朝廷的威严与繁荣。随后的“红日光中承御诏”则体现了诗人作为官员在盛典中的自豪感,强调了阳光普照下的荣耀与恩宠。

全诗浸透着一种喜悦与感激的情感,最后两句“醉来自觉沾恩重,尽把新词付彩毫”则是诗人的自我表达,体现了他在这种氛围中创作的热情。诗人在醉意中感受到恩宠的深厚,仿佛要将对皇恩的感激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凤阙龙楼插汉高:描绘了皇宫的高大,象征着汉朝的辉煌。
  2. 清明朝会集英豪:描写在清明的早晨,众多英杰汇聚。
  3. 山呼万岁还丹辗:表达了人们高呼万岁,气氛热烈。
  4. 班蹙千官拜衮袍:描绘了官员们身着华服,恭敬行礼的场面。
  5. 红日光中承御诏:皇帝的诏命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庄重。
  6. 紫霞深处宴蟠桃:宴会的场景,沉浸在仙桃的传说中。
  7. 醉来自觉沾恩重:诗人在酒醉中感受到皇恩的厚重。
  8. 尽把新词付彩毫:诗人将自己的感受化作诗歌,尽情挥洒。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凤阙龙楼”,“清明朝会”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凤阙”“龙楼”比喻皇权的尊贵。
  • 意象:运用“蟠桃”“红日”等意象,营造出一种仙气和光明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皇权的崇敬、对盛会的赞美以及对皇恩的感激,展现了诗人与时代的紧密联系,体现了明代士人的忠诚与热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凤阙:象征皇后,寓意权力与尊贵。
  2. 龙楼:象征皇帝,寓意至高无上的权力。
  3. 蟠桃:代表长生不老,象征美好和祝福。
  4. 红日:象征光明与希望,预示着繁荣昌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凤阙”指的是哪种地方?

    • A. 皇宫
    • B. 寺庙
    • C. 学校
    • D. 市场
  2. “红日光中承御诏”中的“御诏”是指什么?

    • A. 皇帝的命令
    • B. 大臣的建议
    • C. 人民的呼声
    • D. 文人的诗作
  3. 诗人在醉酒时感受到什么?

    • A. 恩宠的厚重
    • B. 生活的无奈
    • C. 战争的恐惧
    • D. 自然的美好

答案:

  1. A. 皇宫
  2. A. 皇帝的命令
  3. A. 恩宠的厚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庐山谣》:李白的作品强调了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
  • 《春望》:杜甫的作品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两者与《朝觐谢恩诗三首》相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李白更侧重于个人的自由与自然,杜甫则聚焦于社会的动荡与忧愁,而梁继灏则是在盛大的朝廷中表达对权力与荣耀的赞美。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精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李孝廉书房 送郭正字归郢上 送河中张胄曹往太原计会回 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 赠别安邑韩少府 赠隐公(一作赠隐上人) 赠张将军(一作开府) 邠州留别 上巳日 宿岐山姜明府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迥胜 尊贤使能 春困秋乏 纵虎出匣 羊羧 加官晋爵 陈开头的成语 揩腚 走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扶危拯溺 包含訾的词语有哪些 筋疲力倦 里字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查缉 山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