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2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9:28:08
渔家傲 清明扫二配墓
作者: 屈大均 〔明代〕
雨过争开山踯躅。
馀红染得香烟足。
人共啼鹃何处哭。
坟新筑。
鸳鸯两两黄泉宿。
泪似棠梨飞碎玉。
柳条千缕情难续。
每恨生时多怨曲。
愁盈目。
蘼芜忍作罗裙绿。
雨过之后,山中争相开放的踯躅花。
余残的花瓣染上了香烟的气息。
人们在何处与啼叫的杜鹃一起悲哭呢?
坟墓刚刚修筑。
鸳鸯成双成对安息于黄泉之下。
泪水如同棠梨花瓣般飞溅成碎玉。
柳条千缕,情意难以续接。
每每恨生时多怨愁曲。
眼中满是忧愁。
蘼芜花忍耐着,化作了绿色的罗裙。
作者介绍:屈大均,明代诗人,字子云,号抱一,晚号白石翁。屈大均以其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而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清明时节,正值扫墓的时节,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与哀伤。
这首《渔家傲 清明扫二配墓》以清明时节扫墓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们情感的结合,展现了生与死的交替。诗中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的山中踯躅花,寓意着生命的重生与希望。然后,诗人转向对已逝者的追忆,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悲伤与无奈。
“泪似棠梨飞碎玉”的意象尤其打动人心,泪水的细腻与柔弱象征着哀痛与脆弱的心情,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深度。同时,诗中提到的“鸳鸯两两黄泉宿”,不仅表现了爱情的永恒,也隐喻着对亡者的祝福,弥漫着浓厚的相思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景的描写与情的抒发,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又温情的氛围,给人以深深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生死、爱情与思念展开,表现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与对生命的反思。诗人用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使读者感受到深切的悲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踯躅”指的是哪种植物?
诗中用“泪似棠梨飞碎玉”来形容什么?
诗中的“鸳鸯”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