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渔家傲 其七 滇南月节》

时间: 2025-05-07 07:25:05

诗句

七月滇南秋已透。

碧鸡金马山新瘦。

摆渡村西南坝口。

船放溜。

松花水发黄昏后。

七夕人家衣襮绣。

巧云新月佳期又。

院院烧灯如白昼。

风弄袖。

刺桐花底仙裙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5:05

原文展示:

渔家傲 其七 滇南月节
作者: 杨慎 〔明代〕

七月滇南秋已透。
碧鸡金马山新瘦。
摆渡村西南坝口。
船放溜。
松花水发黄昏后。
七夕人家衣襮绣。
巧云新月佳期又。
院院烧灯如白昼。
风弄袖。
刺桐花底仙裙皱。


白话文翻译:

在七月的滇南,秋意已经显露出来。碧鸡和金马山在这个季节显得格外消瘦。渡船停靠在村西南的坝口,船儿轻轻漂荡。松花水在黄昏时分变得微黄。七夕节那天,家家户户都穿着绣花衣裳,巧妙地迎接着新月的美好时光。庭院里点燃的灯火如同白昼一般明亮,微风拂动着衣袖,在刺桐花下,仙女的裙摆微微起皱。


注释:

字词注释

  • 碧鸡金马:指滇南的两座名山,象征着自然美。
  • 摆渡:指渡船,意为渡过水域。
  • 松花水:水面上的松花,形容水面景色。
  • 七夕:中国传统节日,庆祝牛郎织女相会。
  • 衣襮:指绣有花纹的衣服。
  • 巧云:指形状美丽的云朵。
  • 仙裙:指如同仙女裙子般轻盈的衣裳。

典故解析

  • 七夕节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象征着爱情与团聚,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1488年—1559年),字德舜,号慎庵,明代诗人,文学家,因其极具才情与人文学识而受到当时社会的高度评价。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风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正值农历七月,正是七夕节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滇南的美丽秋景与节日情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渔家傲 其七 滇南月节》是一首描写滇南七夕节美丽风景及人情的诗作。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滇南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节日氛围,展现出一种温馨和谐的生活景象。诗的开头以“七月滇南秋已透”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秋天,碧鸡与金马山的描绘则增加了地域特征,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接着,诗人通过“摆渡村西南坝口”展现了人们的生活场景,渡船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水乡的宁静与安逸。而“松花水发黄昏后”则通过细节表现出黄昏的迷人气息,仿佛水面在黄昏的映衬下闪烁着温柔的光泽。

诗的后半部分回归到节日的主题,“七夕人家衣襮绣”生动地展现了人们为节日所做的准备,衣衫的绣花不仅体现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也传达出节日的喜庆气氛。“风弄袖”和“刺桐花底仙裙皱”的描写,则更是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灵动与优雅,仿佛能听见风拂过衣袖的轻声。

整首诗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使读者不仅能感受到滇南秋日的美丽,也能体验到七夕节的温馨与浪漫,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节日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七月滇南秋已透:说明季节的变化,暗示秋天的到来。
  • 碧鸡金马山新瘦:描绘山的景色,山的变化象征着季节的更替。
  • 摆渡村西南坝口:具体地点的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船放溜:表现船只轻松漂浮的状态,增添了生活气息。
  • 松花水发黄昏后:描绘夕阳西下时的水面景色,意境优美。
  • 七夕人家衣襮绣:节日的准备,体现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 巧云新月佳期又:新月的出现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 院院烧灯如白昼:点亮的灯火使得夜晚如同白天般明亮,营造出节日的热闹气氛。
  • 风弄袖:轻风拂动,增添了动态美感。
  • 刺桐花底仙裙皱: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美丽的画面,给人以想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昏后的水与松花相结合,营造氛围。
  • 拟人:描绘风拂动衣袖,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院院烧灯如白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滇南七夕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滇南:代表着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具有地域特征。
  • 七夕:象征着爱情与团圆的节日。
  • :象征着生活方式和宁静的水乡生活。
  • 松花水: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活的恬淡。
  • 灯火:象征着节日的热闹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七月滇南秋已透”中的“秋已透”意指: A. 秋天已经开始
    B. 秋天马上结束
    C. 秋天的气候很冷

  2. 诗中“船放溜”意指: A. 船在水中静止不动
    B. 船在水中轻轻漂浮
    C. 船已经离开

  3. “七夕人家衣襮绣”中提到的“衣襮”主要指: A. 普通衣服
    B. 绣有花纹的衣服
    C. 旧衣服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对比杨慎的《渔家傲》与李白的《静夜思》,前者着重于节日的热闹与美丽景象,后者则是在寂静的夜晚中思念亲人,两者都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杨慎与明代文学》

以上内容对《渔家傲 其七 滇南月节》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田家四首 其二 田家四首 其一 杂兴四首 其四 杂兴四首 其三 杂兴四首 其二 杂兴四首 其一 吴江五首 其五 望庐山 水调歌头·太白乃吾祖 江城子·琉璃滑处玉花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青钱万选 十字旁的字 包含踪的词语有哪些 综计 狗尾貂续 卜字旁的字 包含坻的词语有哪些 常疾 铿锵顿挫 吹风 攴字旁的字 冷淘 相见无日 儿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惊魂未定 币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