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9:18
渔家傲·东昌道中
野草凄凄经雨碧,
远山一抹晴云积。
午睡觉来愁似织。
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
乡心缭乱垂杨陌。
鸿雁自南人自北,
风萧瑟,荻花满地秋江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象:雨后野草显得苍翠而凄凉,远处的山脉在阳光下显得清晰可见。午睡醒来,感到愁苦如同织布一般,思绪纷乱。孤舟在水中直行,梦中游丝似的思绪却无力飞扬。古老的渡口和人家被烟雾和水面隔开,乡愁在垂柳的陌路上缭绕不去。鸿雁从南方飞来,人却来自北方,风声萧瑟,满地的荻花在秋江的白色波光中摇曳。
作者介绍:张渊懿(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及咏怀诗,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风光的结合,风格清新而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日,诗人可能在旅途中经过东昌,目睹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交织,因而产生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渔家傲·东昌道中》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乡愁。开头的“野草凄凄经雨碧”便引领读者进入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雨后的草地显得格外苍翠,然而这种美丽掩盖了诗人内心的哀伤。接下来的“午睡觉来愁似织”句,直接表露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思念。这种感情在“孤帆直”与“游丝绕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孤舟的直行象征着诗人孤独的旅程,而游丝则是思绪的无力与飘渺,展现了思乡情绪的复杂性。
中段的“古渡人家烟水隔”更是将自然与人文结合,古渡与人家之间的烟水隔阂,暗示了人与故乡的距离感,乡愁在“乡心缭乱垂杨陌”中再次被强调。结尾“鸿雁自南人自北”通过鸿雁的迁徙,象征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而“风萧瑟,荻花满地秋江白”则将秋天的萧瑟与凄凉渲染得淋漓尽致,整个诗歌在清冷的秋景中交织着浓厚的乡愁与孤独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思乡与孤独的主题,作者通过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在旅途中的愁苦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诗中“午睡觉来愁似织”表现了什么?
“孤帆直”中“孤帆”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