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3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4:15
冯延巳的《采桑子·昭阳忆得神仙侣》原文如下:
昭阳忆得神仙侣,独自承恩。
水殿灯昏,罗幕轻寒夜正春。
如今别馆添萧索,满面啼痕。
旧约犹存,忍把金环别与人。
这首词表达了我对曾经的神仙伴侣的怀念,独自在这里承受着恩情。水殿中灯光昏暗,轻纱帐子下,夜晚的春天带来一丝寒意。如今离别的别馆显得更加萧索,脸上满是哭泣的痕迹。旧日的约定依然存在,心中忍不住将那金环别离与他人。
冯延巳(公元903—960年),字子真,号凝然,唐末五代时期的词人,晚唐著名的词流派代表之一。他的词风清丽,情感细腻,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生活的感悟。
《采桑子·昭阳忆得神仙侣》创作于唐代末期,正值社会动荡,个人情感往往被放大,许多词人都选择在词中表达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惆怅。冯延巳的这首词正是流露出对美好爱情的追忆。
《采桑子·昭阳忆得神仙侣》是一首充满思念与感伤的词作。开篇即以“昭阳忆得神仙侣”引入,昭阳殿作为华美的场所,却因独自承恩而显得孤寂。词中通过“水殿灯昏”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灯光昏暗,恰似心中失落的情感,令人感到一丝寒意。
接着“如今别馆添萧索,满面啼痕”点出离别后的孤独与痛苦,诗人深感旧日的快乐已不复存在,内心的哀伤通过“满面啼痕”得以表现,令人心疼。最后一句“旧约犹存,忍把金环别与人”则是对曾经承诺的回忆与不舍,金环象征着深厚的爱情,分离的痛苦使得这一刻显得格外沉重。
整首词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对失去的无奈,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情感细腻,深刻地打动人心。
整首词以怀念与失落为主题,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追忆和对离别的无奈,情感真挚,令人感同身受。
“昭阳忆得神仙侣”中的“神仙侣”指的是什么?
词中“水殿灯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满面啼痕”中“啼痕”指的是什么?
冯延巳的《采桑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爱情的怀念,但李清照的词更强调女性的柔情与细腻,而冯延巳则侧重于孤独与失落的情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