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0:54
老过日斜时,贫唯悬磬室。
释耒著青衫,自顾亦何得。
方作斗升计,敢惮簿书役。
相观摩善道,正赖朋友力。
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我已年老,贫穷只剩下悬挂的磬音。
释耒穿着青衫,自己也不知道能得到什么。
正在谋划如何升斗,敢于畏惧簿书的劳役。
相互观摩学习善良的道理,确实得益于朋友们的帮助。
郑刚中,字子真,号梅溪,宋代诗人,性格豁达,崇尚清雅,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友谊和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作于郑刚中晚年,是其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追求。
《和赵晦之司户三首》展现了郑刚中对人生的深刻领悟,诗中通过描绘个人境遇,折射出对友谊和知识的珍视。首句“老过日斜时”,以夕阳的意象引入,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接下来“贫唯悬磬室”,表现出诗人对贫困生活的自嘲,虽然生活清贫,但依然保有一份雅致。
“释耒著青衫”中,诗人自比释教僧人,表明他对生活的淡泊态度与追求精神世界的决心。同时,“自顾亦何得”则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反映了其对名利的漠然。
之后的“方作斗升计,敢惮簿书役”则揭示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面对官场的复杂与繁重,诗人并不畏惧,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最后一句“相观摩善道,正赖朋友力”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朋友的相助让他在追求道理的路上不再孤单。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郑刚中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具有很强的启示性和哲理性。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友谊的感激和对人生哲理的追求,传达出在逆境中仍要保持理想与追求的正能量。
诗中提到的“日斜”象征了什么?
“贫唯悬磬室”中“悬磬”代表了什么?
诗人认为朋友的作用是什么?
郑刚中与杜甫的作品都涉及友谊与人生的哲理,但郑的作品更显清淡与淡泊,而杜的则多了几分沉重与悲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