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5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1:34
折杨柳
作者: 萧绎 〔南北朝〕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
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
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
这首诗描绘了巫山巫峡的绵延和垂柳的柔美,表达了诗人与故人共同折柳的情景,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山的姿态如同盛开的莲花,河水如同明亮的月光。寒冷的夜晚,猿声响彻,游子的眼泪湿透了衣裳。
作者介绍: 萧绎,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为主。他的诗风兼具清新和婉约,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作者身处动荡的社会环境,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怀念与对友人的思念,因此选择以折柳为媒介,来表达情感。
这首《折杨柳》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理解。开篇“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以自然景物引入,既描绘了巫山的壮丽,又展现了柳树的柔美,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则将自然景观与人情结合,表达了对故乡的思恋与对友人的牵挂。
诗中“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用比喻和形象化的手法,将山水的美与明亮的月光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而最后两句“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猿声的凄厉与游子的泪水相结合,表现出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人情怀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主要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怀念,蕴含着浓厚的乡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中“游子”指的主要是?
诗中提到的“巫峡”主要是指哪个地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