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折杨柳歌 其二》

时间: 2025-04-29 07:23:39

诗句

不惜折杨柳,孟津杨柳西。

本是虏家女,嫁作汉儿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23:39

原文展示:

折杨柳歌 其二
不惜折杨柳,孟津杨柳西。
本是虏家女,嫁作汉儿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女子为了爱情而不惜折断杨柳,象征着她的牺牲与决心。她本是敌国的女子,如今嫁给了汉人,反映了她在家庭和国家之间的矛盾与选择。

注释:

字词注释:

  • :折断,这里比喻为了某种情感而放弃或牺牲。
  • 杨柳:指柔弱的柳树,常用来象征离别与柔情。
  • 孟津:地名,古代的孟津在今河南省,杨柳则生长于此。
  • 虏家女:指敌国的女子,这里暗示她的身份和背景。
  • 汉儿妻:指嫁给汉族汉人的妻子,表现了她的身份转变。

典故解析:

  • 杨柳:在古典诗词中,杨柳常用来象征离别、柔情和思念。折柳送别的传统也常见于古代诗歌。
  • 虏家女:反映了历史上民族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攀龙,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常常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国家动荡,民族关系复杂。诗中女子的身份和选择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个人情感与国家身份之间的矛盾。

诗歌鉴赏:

《折杨柳歌 其二》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情感。开头一句“不惜折杨柳”便直白而有力,展示了女子在爱情面前的不惜代价,表现出她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定。杨柳作为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柔弱与脆弱,但在此诗中却被赋予了坚韧的意志。接下来的“孟津杨柳西”不仅指出了地理位置,更加深了诗中离别的情感,仿佛在为这份爱情的艰难旅程铺垫。最后两句“本是虏家女,嫁作汉儿妻”揭示了女子的身份背景,表现出她在历史与个人情感之间的挣扎与选择。诗中对身份的探讨,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爱情故事,也隐含了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与历史命运。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惜折杨柳”:表达了女子为了爱情愿意牺牲的决心。
  2. “孟津杨柳西”:指向特定地点,加强情感的具体性与真实感。
  3. “本是虏家女”:揭示了女子的身份,反映了身份的复杂性。
  4. “嫁作汉儿妻”:展示了她的选择,表现出对爱情的坚定。

修辞手法:

  • 对比:敌国女子与汉人妻子的身份对比,突显了选择的艰难。
  • 象征:杨柳象征着柔情与牺牲,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爱情与身份的矛盾展开,表达了在历史背景下个人情感的复杂性与深刻性。女子的选择既是对爱情的执着,也是对历史命运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柔情、离愁与牺牲,文化上常与离别相关联。
  • 孟津:地名,赋予了诗歌更具体的空间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杨柳”象征什么?

    • A. 坚强
    • B. 离愁
    • C. 财富
    • D. 荣誉
  2.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3. 诗中“本是虏家女”对于主题有什么贡献?

    • A. 强调了爱情的坚定
    • B. 反映了身份的复杂性
    • C. 提升了诗的美感
    • D. 增加了历史背景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柳岸晓风残月》 - 柳永
  • 《春夜洛城闻笛》 - 李白

诗词对比:

  • 可以将李攀龙的《折杨柳歌 其二》与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进行对比,两者都涉及到离愁与爱情,但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明代诗歌选》
  2.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代诗词文化》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夜出门观月 屈平庙 落魄 幽居述事 冬夜对书卷有感 作梦 贫叹 楚城 村居酒熟偶无肉食煮菜羹饮酒 真珠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诈扰 耂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氯化钠 所图不轨 酉字旁的字 包含多的成语 攒教 怯防勇战 忧人 闯将 溥博如天 矢字旁的字 凤皇于蜚 言字旁的字 一笔抹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