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4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46:18
折杨柳
细雨染鹅黄,丝丝拂水长。
游人出门去,惆怅惜春光。
才看叶斗眉,又见花飞雪。
只恐秋风生,长条不堪折。
细雨轻轻地洒在柳树上,嫩黄的柳叶在水面上轻轻拂动。游人走出门去,心中却因春光的短暂而感到惆怅。刚刚看到柳叶如新眉般娇嫩,又见到花瓣如雪般纷飞。只怕秋风一来,柳条就会变得脆弱不堪而折断。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柳”字在古诗中常象征柔情、依依不舍,常常与离别相联系。
童轩,明代诗人,生平资料不详。其作品多反映人情世态,尤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间情感的交融。
此诗作于春天,正值柳树吐绿、花朵盛开的时节,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伤与对未来的忧虑。
《折杨柳》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诗中“细雨染鹅黄,丝丝拂水长”一句,以细雨轻洒柳树的画面开篇,营造出一种温柔而清新的氛围,令人仿佛置身于春日的温暖之中。接下来的“游人出门去,惆怅惜春光”,则是对春天易逝的感慨,表现了游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无奈。
诗中“才看叶斗眉,又见花飞雪”则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柳叶似眉,花瓣如雪,展现了春天的娇嫩与柔美。但随之而来的“只恐秋风生,长条不堪折”则让人感受到一丝忧愁,暗示着春天不可长久,秋风的到来将带来寒冷与凋零,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与对美好事物的脆弱感。
整首诗用意象丰富的描写,结合游人心中的惆怅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生命短暂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短暂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不可知的忧虑,展现了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感伤。
诗中“细雨染鹅黄”中的“鹅黄”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柳叶的颜色
C. 鸭子的颜色
D. 雪的颜色
“游人出门去,惆怅惜春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忧伤
C. 感动
D. 满足
诗中“只恐秋风生”暗示了什么?
A. 春天永远存在
B. 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C. 柳树的生长
D. 游人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