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2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23:30
风箫箫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
望故乡兮何处?倚桂杆兮涕沾襟。
山迢迢兮水长,照轩窗兮明月光。
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罗衫怯怯兮风露凉。
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忧。
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天上人间兮感夙因。
感夙因兮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
秋风萧瑟,气息渐深,美人远在千里之外,独自低声吟唱。
我望着故乡,究竟在哪里?倚靠着桂树的枝干,泪水湿了衣襟。
山路迢遥,水流悠长,明月的光辉照耀着窗前。
我辗转难眠,银河遥远而渺茫,薄衣轻衫在风露中显得怯懦。
那位君子遭遇困境,难以自由,我的遭遇却充满烦忧。
与我心意相通的人,思念古人,却无可指责。
人生在世如同轻尘,天上人间的情感皆源于早已的因缘。
对于这些因缘,不能感到惆怅,素心如何能够比拟那天上的明月?
作者介绍: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是《红楼梦》的作者。他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著称,曹雪芹的生活经历充满波折,这些经历在他的诗词和小说中得以反映。
创作背景:这首《琴曲四章》创作于曹雪芹的晚年,正值他生活困顿之际,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琴曲四章》是一首充满抒情和哲理的古诗,曹雪芹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困境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风箫箫兮秋气深”开篇便营造出一种萧索的气氛,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孤寂和深沉。接着,作者以“美人千里兮独沉吟”描绘了自己的孤独与无奈,通过远方的美人引申出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诗中“望故乡兮何处?”表现了对故乡的强烈思念,而“倚桂杆兮涕沾襟”则通过具体的动作展示了这种思念所带来的悲伤。后面的山水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象征着作者复杂的情感状态,使人感受到一种身处远方的迷茫与孤独。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后通过对人生如轻尘的感慨,传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反思,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幽深而又辽阔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由的渴望,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哲理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美人”象征什么?
a. 远方的亲人
b. 美好而遥不可及的事物
c. 自由
“风箫箫兮秋气深”中的“箫”是什么乐器?
a. 琵琶
b. 笛子
c. 箫
诗中“倚桂杆兮涕沾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乡的悲伤
c. 无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