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村舍七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1 01:01:53

诗句

无怀葛天古遗民,种畬归来束涧薪。

亭长闻名不识面,岂知明府是何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1:53

原文展示

无怀葛天古遗民,
种畬归来束涧薪。
亭长闻名不识面,
岂知明府是何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心中没有对葛天(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和古代遗民的怀念,耕作的农田归来时,带回了山涧里的柴火。乡亭的长官听说过我的名字,却不认识我的面容,难道他知道我这个明府是什么人吗?

注释

  • 无怀:没有怀念、没有思念。
  • 葛天:古代传说中的神仙,象征着古老的时代。
  • 遗民:指古代的居民或遗留下来的人民。
  • 种畬:耕种田地。
  • 归来:回到家中、回到故乡。
  • 束涧薪:指在山涧中采集的柴火,表示生活的平常和朴素。
  • 亭长:乡村的长官,负责管理地方事务。
  • 明府:指作者陆游自己,明白的官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生于士族家庭,重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的结合,作品内容广泛,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当时他身处南宋,国家动荡,个人屡屡遭遇挫折,心中充满对故乡和理想的向往。诗中体现了他对平凡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无奈。

诗歌鉴赏

陆游的《村舍七首 其一》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他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失望。全诗虽然字数不多,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开篇“无怀葛天古遗民”即点出诗人的心态,表示他对古老传统的无感,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回归。接下来的“种畬归来束涧薪”,则描绘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展示了他与乡村、自然的紧密联系。最后两句则是对乡亭长官的自嘲与无奈,虽有名声,却无人知晓其真面目,这反映了陆游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示了陆游对简单、真实生活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虚幻的失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怀葛天古遗民: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神话和古老遗民的无感,强调了对现实生活的回归。
  2. 种畬归来束涧薪:描绘了农民耕作归来的情景,束薪象征着生活的朴素与真实。
  3. 亭长闻名不识面:乡村亭长只听说过诗人的名字,但并不认识他,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4. 岂知明府是何人:诗人用自谦的方式,表达了对自己身份的反思,表明即使有名声也未必被人知晓。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无怀”和“归来”,形成严谨的结构。
  • 比喻:将“明府”作为自我身份的隐喻,反映身份与名誉的对比。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乡村的生活景象,表达了对简单、真实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的不满与对自身身份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葛天:象征古老的传统与神秘。
  • 遗民:体现对历史的追溯与思考。
  • 涧薪:象征自然、朴素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陆游的《村舍七首 其一》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B. 对简单生活的热爱
    C. 对古代文化的怀念
    D. 对官场的赞美

  2. 诗中提到的“亭长”是指什么? A. 农民
    B. 官员
    C. 诗人自己
    D. 古代神仙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陆游杜甫:两位诗人都关注社会现实与平民生活,陆游的诗更偏向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具社会责任感与历史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选》
  • 《宋代诗人传记》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洞仙歌 题问琴游青城山诗后 洞仙歌 洞仙歌 其二 湖船分赋 洞仙歌 舍后山中见群鹿 洞仙歌 漫兴 洞仙歌 洞仙歌 渌西楼后词 洞仙歌 其六 江远阁深,人别梦在,镜月留夕,帘波荡春,未免凄益,以感安倩玉龙双翠寄向渌西楼上歌也 洞仙歌 书桐花女士扇 洞仙歌 横波夫人画兰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俳偶 荒谬绝伦 往夫 示字旁的字 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山崩海啸 先断后闻 附人骥尾 熟计 户字头的字 修定 集结尾的成语 光阴如箭 里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鴑鹊 父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