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2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22:21
作者: 李吕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教醉里深。小梅破萼娇难似。喜色著人吹不起。莫将羽扇掩明波,滟滟光风生眼尾眼尾。寄深意。一点兰膏红破蕊。钿窝浅浅双痕媚。背面银床斜倚。烛花先报今宵喜。管定知人心里。
在醉意深沉之中,小梅花已然绽放,娇艳却难以与之相比。欢喜的神情无法用言语表达。不要用羽扇遮掩那明亮的波光,微波荡漾,光影映照在眼角。寄托着深厚的情意,兰花的香膏点缀着红色的花蕊。钿窝上浅浅的两道痕迹显得妩媚动人。背靠着银色的床榻,烛光摇曳,先行报喜今宵的欢庆,一定能知道彼此的心意。
作者介绍: 李吕,宋代词人,擅长填词,风格绚丽多姿,常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春天,花开时节,作者通过描绘梅花与烛光等意象,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对爱情的期待。
《调笑令》以清新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象和内心的柔情。开头“教醉里深”便营造出一种醉意朦胧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春日的醉人美景之中。小梅花的开放象征着春的来临,也暗示着爱情的萌芽。诗中“喜色著人吹不起”展现了恋爱中那种难以言表的欢愉与羞涩,情感真挚而细腻。后面提到的“羽扇掩明波”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不希望任何东西遮挡住眼前的美丽。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呈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同时也蕴含了对爱情的美好向往。诗中不仅有视觉的美感,还有情感的深邃,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表现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情感交融,向读者传达对爱情的美好期待与珍惜。
诗词测试:
《调笑令》的作者是谁?
词中提到的“小梅”象征着什么?
“烛花先报今宵喜”中的“烛花”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