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1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10:41
两京初驾小羊车,憔悴江湖岁月赊。
老去已忘天下事,梦中犹看洛阳花。
妖魂艳骨千年在,朱弹金鞭一笑哗。
寄语毡裘莫痴绝,祁连还汝旧风沙。
在京城初次驾车出行,岁月在江湖间让我倍感憔悴。
年纪渐长,已忘却世间事,梦中依然能看到洛阳的花。
那些妖艳的灵魂和美丽的骨骼千年依旧存在,
轻声一笑,金鞭朱弹声响起。
寄语给毡裘,别再痴迷执着,
祁连山的风沙仍旧属于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战乱,心系国事,作品常以忧国忧民、抒怀寄情为主。陆游的诗词风格以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陆游晚年,年近八十,身心疲惫,回忆起往昔的岁月。在历史变迁与个人遭遇的交织中,诗人对美的向往和对过往的追忆交融在一起,反映出他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故乡的眷恋。
这首诗以梦境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洛阳繁华的怀念,透过对美丽事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开头两句交代了诗人的身份和心境:初次驾车出行,岁月的流逝让他感到憔悴。这里的“憔悴”不仅是身体上的疲惫,更是心灵上的疲惫,暗示着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思索与惋惜。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梦境的描绘,将现实与理想、过去与现在巧妙结合。梦中看到洛阳的花,意味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尽管现实中已是老去。最后两句寄语毡裘,表达一种对生活的豁达与淡然,尽管生活艰辛,但对于自然的依恋与美好的追求依旧存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感情描绘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诗人在美与丑、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最终选择以梦境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这首诗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例如“妖魂艳骨”运用拟人手法,使得美丽的形象更为立体;“寄语毡裘”则采用了对话的形式,使得情感更为直接。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主要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忆,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淡然,反映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人在追忆往昔与面对现实之间,展现出一种人生态度的选择。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两京”是指哪两个城市?
A) 北京和西安
B) 南京和汴京
C) 洛阳和长安
D) 成都和杭州
诗中“妖魂艳骨千年在”是用来描述什么的?
A) 对历史的追忆
B) 对美丽事物的向往
C) 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D) 对自然的热爱
诗人通过“寄语毡裘”想表达什么?
A) 对物质生活的追求
B) 对过去的留恋与不舍
C) 对生活的豁达与淡然
D) 对故乡的思念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梦至洛中观牡丹繁丽溢目觉而有赋》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在主题上均有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陆游通过个人的梦境描写,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而白居易则通过对草的描写,表现出了生命的轮回与深切的感悟。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前者更侧重于梦境与现实的交融,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