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书感》

时间: 2025-08-10 20:57:06

诗句

驱山不障东逝波,一尊莫惜醉颜酡。

斜风细雨苕溪路,我是後身张志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0 20:57:06

原文展示:

驱山不障东逝波,一尊莫惜醉颜酡。斜风细雨苕溪路,我是後身张志和。

白话文翻译:

山川的阻挡无法挡住东流的河水,举起酒杯,莫要吝惜那醉人的红颜。斜风细雨中的苕溪路,我便是后来的张志和。

注释:

  • 驱山:指驱动山川,形容水流的力量。
  • 不障:不阻碍。
  • 东逝波:指东流的江河水波。
  • 一尊:一杯酒。
  • 莫惜:不要吝惜。
  • 醉颜酡:醉酒后脸色红润的样子。
  • 斜风细雨:形容天气阴沉,细雨飘洒。
  • 苕溪路:指苕溪的道路。
  • 後身张志和:指后来的诗人张志和,表达自我认同和对前人的敬意。

典故解析:

张志和是唐代诗人,以其《渔歌子》闻名,诗中有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陆游在此提到他,表达了对前人诗人情怀的钦佩与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多次政治变化,作品多反映爱国情怀、个人遭遇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人生的反思期,情感丰富,借酒抒怀,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及对诗歌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书感》展现了陆游对人生和诗歌的深刻理解。他通过“驱山不障东逝波”表达了自然的力量和时间的流逝,暗示人无法阻挡历史的进程。接着,他以“莫惜醉颜酡”来激励自己,要在醉酒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显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豁达。最后一句提及张志和,不仅是对前人的敬仰,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洒脱与坚韧,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有对诗歌不断追求的坚定。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驱山不障东逝波":形象地描绘出东流的河水,虽然有山川阻挡,但仍然奔腾而去,意在表现生命的力量。
    • "一尊莫惜醉颜酡":提醒自己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因醉而感到羞愧,反而应当欢愉。
    • "斜风细雨苕溪路":描绘了一个清新的自然界,带有些许的忧伤与思考。
    • "我是後身张志和":表达自己与前人同样的情怀,传递出一种对传统的尊重。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川比作生命的阻碍,暗示人生的坎坷。
    • 拟人:将自然元素赋予感情与生命,如“东逝波”表现出水流的生动感。
    • 对仗:如“驱山不障”与“东逝波”,形成对称,增强语句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借酒抒怀,强调生活的美好与诗歌的力量,展现了诗人的洒脱与坚韧。

意象分析:

  • 东逝波: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醉颜酡:代表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斜风细雨:寓意人生的风雨与艰辛。
  • 苕溪路:象征人生的旅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驱山不障东逝波”中的“东逝波”指什么?

    • A. 西流的河水
    • B. 东流的河水
    • C. 静止的湖水
    • D. 浪潮
  2. 诗中提到的张志和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汉代
    • B. 唐代
    • C. 宋代
    • D. 明代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陆游的《书感》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酒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两者在情感上有共鸣,但陆游更为沉重,李白则显得豪放。

参考资料:

  • 《陆游诗全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解读》

相关查询

金缕曲 有忆 金缕曲·题皋兰吴柳堂侍御 金缕曲 吴门席上使酒赠姬人 金缕曲 丹阳阻风小集云蓝室即席留别 金缕曲 送畹兰归吴江 金缕曲 其四 金缕曲 新凉 金缕曲 对月有感,怯寄外子京师 金缕曲 徐含山当涂署中书室落成漫赋 金缕曲 送姚兆元东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痊瘳 琼思 旁委 風字旁的字 落花芳草无寻处 鹿字旁的字 蛮氏 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托贸 门字框的字 孤形吊影 街坊邻里 包含昙的词语有哪些 隙中观斗 立字旁的字 齐世庸人 小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