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4:47
惜哉征夫子。忧恨良独多。浮天出鳀海。束马渡交河。
雪萦九折嶝。风卷万里波。维舟无夕岛。秣骥乏平莎。
凌涛富惊沫。援木阙垂萝。江飔鸣叠屿。流云照层阿。
玄埃晦朔马。白日照吴戈。寝兴动征怨。寤寐起还歌。
晨装岂辍警。夕垒讵淹和。苦哉远征人。悲矣将如何。
可惜啊,征途上的人啊,忧愁与怨恨实在太多。
在空中浮云间,飞鱼从大海中跃出;
马儿被束缚,渡过交河的路途。
雪花环绕着九曲的山峰,
狂风卷起万里波涛。
船只在无尽的孤岛间徘徊,
马儿吃不到平坦的草地。
在狂涛中,浪花溅起惊涛骇浪,
扶着木桩,藤萝垂挂。
江水激荡,水面上鸣叫着重叠的岛屿,
流云映照着高耸的山峦。
黑暗的尘埃难以辨认白马,
白天的阳光照在吴国的戈矛上。
睡眠与兴起交织着征途的怨恨,
清醒与梦中时而唱歌。
清晨的装束岂能停歇警惕,
傍晚的堆积又怎能淹没和谐。
远道而行的人真苦啊,
悲哉,未来又该如何?
沈约(441年-513年),字景仁,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擅长诗词和辞赋。沈约的文学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从军行》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士兵征战在外,诗人借此抒发对战士艰辛生活的同情与忧虑。诗中描绘了征战中的艰辛与无奈,表现出对远征士兵深切的关怀。
《从军行》是沈约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南北朝时期士兵的生活困苦和征战的艰辛。开篇即以“惜哉”引起读者的关注,表达了对征夫的深切惋惜。诗中使用了许多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浮天出鳀海”,“雪萦九折嶝”,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征途的艰险和内心的孤独。
诗的中段,描绘了船行波涛中的孤独与无助,体现士兵在战争中面对自然和敌人的双重压力。结尾处,通过“苦哉远征人”和“悲矣将如何”的反复,进一步加深了对士兵遭遇的同情与对未来命运的无奈感。
整体上,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士兵生活的描绘,更是对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悲哀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征战士兵的同情与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深刻反思。通过描绘士兵的生活艰辛,表达了对战争、对人性的关怀与无奈。
诗中“惜哉征夫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惋惜
C. 愤怒
D. 无奈
“晨装岂辍警”中“岂辍”意为?
A. 难以停止
B. 能够停止
C. 不想停止
D. 从未停止
诗中反复出现的“苦哉”表达了对什么的感受?
A. 战争的胜利
B. 远征士兵的苦难
C. 美好的未来
D. 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