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4:38
诗词名称: 次韵郑总干
作者: 方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我亦思兮天一涯,樊川诗老此曾家。
九夫容隔秋风浦,一独速眠春雨蛙。
竹屋有灯谁与共,秫田可酿不须赊。
何年又赋高轩过,豆粥犹能办咄嗟。
我也在思念着,天边的另一端,樊川的诗人曾经在这里居住。
九位朋友虽然隔着秋风的水边,我却独自安然入睡,听春雨中的蛙声。
竹屋里有灯光,谁能与我共享?秫田的稻谷酿酒,不必赊账。
何年再度经过高轩,豆粥依旧能让我感慨唏嘘。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方岳,字子华,号青华,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著称,作品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方岳与郑总干的往来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折射出当时文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化追求。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我亦思兮天一涯”,简洁明了,立刻引出思念的主题,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又淡然的心境。接下来的“樊川诗老此曾家”,不仅让人联想到樊川这一文人雅集之地,也隐含着对诗人身份和文化传承的自豪感。
“九夫容隔秋风浦,一独速眠春雨蛙”则通过对比展现了作者在友人散落四方的情况下,仍能享受独处的宁静,进一步反映出一种超脱与淡然。最后两句则将生活的细节与情感结合,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状的满足,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整体来看,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满足并存的情绪,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和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和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简单、安宁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文人对现实的超脱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哪位诗人曾在樊川居住?
A. 方岳
B. 陶渊明
C. 李白
“竹屋有灯谁与共”中“灯”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孤独
C. 知识
“何年又赋高轩过”中的“高轩”指的是什么?
A. 高楼
B. 高雅的环境
C. 高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