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39
杂兴
作者:方岳
百年一瞬息,万事皆尘埃。
所以身后名,不如掌中杯。
山园足花草,雨露相先开。
独有崖下松,春风不曾来。
青林晓霜重,百卉颜如灰。
苍然五大夫,郁郁何佳哉。
佳花费事治,十无二三本。
恶草时埽聊,已复相苯上艹下尊。
试尝问园丁,否泰乃尔反。
渠方倚锄笑,谓我见事晚。
老天亦何心,生化日衮衮。
百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万事万物都如尘埃般渺小。因此,身后的名声,不如手中的酒杯。山园里花草繁茂,雨露滋润下竞相开放。唯有崖下的松树,春风始终没有光顾。青林在清晨的霜重压下,百花的颜色如灰。苍苍的五大夫(指高洁之人),郁郁葱葱何其美好。美丽的花费心思去打理,十株中也许只有两三株能存活。恶草时常被清除,却又重新生长在地面上。试问园丁,是否命运能够改变。他正倚着锄头微笑,认为我是见事太晚。老天又何必如此无情,生生不息的事物不断繁衍。
作者介绍:方岳,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融入个人情感,作品富有哲理,常表现对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诗写于宋代,正值士人对人生、名利的思考。诗中借山园景象反映个人对生命、名声的感悟,显示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
方岳的《杂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和名利的深刻思考。开篇两句“百年一瞬息,万事皆尘埃”直入主题,揭示了时间的短暂与生命的无常,瞬息之间,所有的事物都如尘埃般消散,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无奈与哲思。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山园、松树、花草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繁盛与生命的脆弱。尤其“独有崖下松,春风不曾来”,松树的坚韧象征着人们在逆境中不屈服的精神。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与园丁的对话,反映了对于命运和生长的思考。园丁的笑声中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逍遥与洒脱,这与前面对名利的思考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老天亦何心,生化日衮衮”表达了对生命轮回的无奈和对自然法则的感慨。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象的同时,深入探讨了人生哲学,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对比、拟人等手法。对比在于名声与享乐的对立,拟人则体现在园丁的微笑中,体现出一种人性化的描绘。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无常、名利虚幻的思考,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方岳的《杂兴》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百年一瞬息”中的“瞬息”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