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3:13
少年轻游 感旧和柳屯田
—— 陈维崧 〔清代〕
奉诚园内小斜桥,曾记近花朝。
簸钱庭院,筑毬天气,春草绿裙腰。
而今不道心情换,飘泊堕江皋。
眼底人疏,心头事满,斜凭木兰桡。
在奉诚园的小斜桥上,曾记得那个花朝的时节。
庭院里满是簸钱的欢声,天上阳光明媚,春草如绿裙般摇曳。
而今却不知心情何以变化,漂泊在江边的我,感到无比失落。
眼前的人已稀疏,心里却满是烦恼,我斜靠在木兰的小船上,感叹不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1700),清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借助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对现实的失落和对生活的感慨。
《少年游 感旧和柳屯田》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诗作,诗人在小斜桥上回忆起往日的欢乐时光,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丽画面。开头的“奉诚园内小斜桥”,立即让人感受到一种悠闲的氛围,接着“曾记近花朝”更是引发了对春天的美好回忆。诗人在这幅画面中,仿佛看到了自己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春草如绿裙摇曳,让人感受到青春的朝气。
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情感逐渐转向失落。诗人感叹“而今不道心情换”,揭示了岁月的无情和内心的孤独。眼底的人已稀疏,心头却满是烦恼,反映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无奈与思考。最后一句“斜凭木兰桡”,更是生动地传达出诗人漂泊的状态和内心的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起伏,展现了诗人对青春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情感深邃而富有层次,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怀旧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青春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思考,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奉诚园”在诗中指代什么?
诗中的“花朝”象征着什么?
“眼底人疏,心头事满”这句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陈维崧的《少年游 感旧和柳屯田》更侧重于对青春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而李清照的作品则更加强调内心的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以上内容为针对《少年游 感旧和柳屯田》的详细分析与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