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1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19:52
落日照山邱,四顾但凄瑟。
咄咄我故人,云何祸仓促。
或以言招尤,或以刚则折。
致使千金躯,惨流一地血。
多才世所忌,乱世祸尤烈。
智者未肯愚,巧者安能拙。
在汉杨修死,在晋陆机杀。
物理其或然,千古悲同辙。
嗟嗟余之心,肝肠已寸裂。
宠辱五两风,恩仇三更月。
哭君知有谁,忍泪不能出。
落日照耀着山丘,四周只感到凄凉。
唉,我的故人啊,你怎么会遭遇如此仓促的祸患?
有的人用言辞招惹是非,有的人则以刚强而折腰。
这使得千金之躯,惨痛地流了一地的血。
多才之人被世人所忌惮,动乱的时代祸害更为严重。
智者不愿意愚蠢,巧妙的人又怎能去笨拙?
在汉朝,杨修被杀;在晋朝,陆机也遭了此劫。
事物的本质就是如此,千古以来的悲剧皆相同。
唉,我的心啊,肝肠已然寸断。
荣辱如同风中的五两,恩仇如同三更的月。
哭泣之时,谁能理解我,忍不住泪水却难以吐露。
作者介绍:林散之(1885-1953),字钟鸣,近现代诗人,出身于浙江,曾任教于多所学校。他的诗风受到传统文化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常常流露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正值社会变革与历史悲剧交织,诗人借古喻今,表达对故人遭遇的惋惜,以及对人世间悲剧的深刻感慨。
这首诗以落日的凄凉景象开篇,营造了悲伤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绘,传达出内心的沉重与惆怅。诗歌的核心在于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特别是那些才华横溢却遭受不幸的人。诗中提到的杨修和陆机,象征着在乱世中,智慧与才华并不能保障个人的安全,反而可能成为致命的祸根。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使得语言更加生动有力。在表达情感上,诗人不仅仅停留在对故人命运的同情,也引申出对整个社会的反思。诗的结尾以“哭君知有谁,忍泪不能出”收束,展现了孤独与无奈的情绪,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追忆,表达了对无常世事的感慨与对才华遭遇的不平,反映出社会对多才之人的忌惮与悲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杨修和陆机分别代表哪个朝代?
诗中“宠辱五两风,恩仇三更月”表现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