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杨山人善谈相及地理》

时间: 2025-05-06 02:26:08

诗句

相人何似相山难,惭媿渠侬眼不寒。

木末凉风无半点,如何又欲跨归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6:08

原文展示:

送杨山人善谈相及地理
——杨万里

相人何似相山难,惭媿渠侬眼不寒。
木末凉风无半点,如何又欲跨归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见到那位擅长谈论地理的杨山人,心中不禁感慨,人与山的关系是如此难以相比,惭愧于自己在他眼中显得如此寒酸。树梢上凉风习习,凉意袭来,我又怎能忍心要他骑马归去呢?

注释:

  • 相人: 指擅长看人、判断人。此处引申为“识人”。
  • 相山: 指对山的理解和认识。
  • 惭媿: 羞愧。
  • 渠侬: 你、你们。
  • 眼不寒: 指在杨山人眼中,自己并不显得落魄。
  • 木末凉风: 指树梢上的凉风,表现出自然的气息。
  • 跨归鞍: 指骑马回家。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用“相人”和“相山”的对比,表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人与自然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郎,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写山水诗。其作品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与友人杨山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与杨山人相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的深刻理解。诗的第一句直接引出主题,提出人与山的对比,暗示人与自然的不同。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自觉在杨山人面前显得卑微,表现出一种对友人的敬仰和自己的惭愧。最后两句则用“木末凉风”来描绘自然的美好,同时表达了对友人不舍的情感。整首诗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朋友的珍惜,情感细腻,意象丰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相人何似相山难:人与山的关系是难以比拟的,表明人与自然的不同。
  2. 惭媿渠侬眼不寒:对杨山人的惭愧和自卑,生动表现出对友人的尊重。
  3. 木末凉风无半点:描绘出树梢上的凉风,暗示自然的清新和诗人内心的凉意。
  4. 如何又欲跨归鞍: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含蓄而深情。

修辞手法:

  • 对比:人与山的对比,突出了自然的伟大与人的渺小。
  • 拟人:把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现力。
  • 意象:树梢、凉风等意象,构成了诗的自然背景,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自然面前人自我的渺小和对友人的敬仰与珍惜,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的伟大与永恒。
  • 凉风:象征自然的清新,带来思考的空间。
  • 归鞍:象征着离别与不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相人”指的是什么?

    • A. 识人
    • B. 看山
    • C. 自然
  2. “木末凉风”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的美好
    • B. 友情的温暖
    • C. 离别的痛苦
  3. 诗的基调是?

    • A. 悲伤
    • B. 喜悦
    • C. 感慨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 李白
  2. 《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杨万里《送杨山人善谈相及地理》与李白《静夜思》: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但杨万里的诗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李白的诗则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情感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其二 又 水调歌头 雪梅 以上丁藏钞本续轩渠集卷九词 水调歌头·昨梦鹤山去 水调歌头(题晋臣真得归、方是闲二堂) 水调歌头 喜厚余至都率然有赠 水调歌头 送孔生一尘东游日本 水调歌头·冬夜遣怀兼寄王正子先生广东 水调歌头 和姚雪齐韵 水调歌头 过香溪 水调歌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摘桃子 葫芦案 买笑寻欢 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赏 一无忌惮 顺人者昌,逆人者亡 包含觏的词语有哪些 釆字旁的字 眉柳 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因缘为市 拱手让人 馬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玄武门之变 川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