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振衣亭》

时间: 2025-05-02 01:28:35

诗句

千仞不是高,世界了无碍。

试来一振衣,天风在环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8:35

原文展示:

千仞不是高,世界了无碍。试来一振衣,天风在环佩。

白话文翻译:

这千仞的高山并不算高,世间的一切都毫无障碍。试着轻轻一振衣袖,天风便在我耳边轻响,如同环佩叮当。

注释:

  • 千仞:形容山的高度,千仞即一千仞,形容极高的山。
  • :高大、巍峨。
  • 世界了无碍:表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障碍。
  • 试来一振衣:试着轻轻一挥衣袖。
  • 天风:天空中的风。
  • 环佩:古代一种佩饰,形状如环,发出清脆的声音。

典故解析:

“千仞”常用来形容高山,历史上许多文人都以此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提到的“天风”和“环佩”,构成了一种清幽、恬静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感悟与心灵的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应申,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以自然景物为主题,表达对人生、自然的哲理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振衣亭》创作于明代,正值士人追求个性与自然合一的时代,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感受,表现对自由的向往。

诗歌鉴赏:

《振衣亭》是一首表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的诗作。诗的开头“千仞不是高”以反常的方式引入,打破了传统对高山的崇拜,强调在心灵自由的境界中,高山的高度不过是外在的表象,真正的高尚在于内心的广阔。接着,诗人提到“世界了无碍”,表达出一种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仿佛在说,只要心中无碍,世间的一切都不再重要。

“试来一振衣,天风在环佩”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轻轻一挥衣袖,便感受到天风的轻抚,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体验,使得诗人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自由,环佩的声音则象征着这种自由的美好。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由的向往,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仞不是高:表明诗人对高度的反思,强调内心的追求比外在的高度更为重要。
  2. 世界了无碍:表达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心中无碍,世界也不再繁杂。
  3. 试来一振衣:通过一个简单的动作,引入自然的感受。
  4. 天风在环佩:象征自然的回应,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山比作人生的障碍,强调内心的自由。
  • 拟人:让天风与“环佩”产生互动,使自然更具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展现出诗人的语言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内心自由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强调人应当追求内心的广阔与宁静,而非外在的物质高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仞:象征高耸的障碍,暗示人生的艰难。
  • 天风:象征自然的力量与和谐。
  • 环佩:象征美好与自由的声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千仞是什么的比喻? A. 高山 B. 内心的追求 C. 世界的障碍

  2. 诗中提到的“天风”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力量 B. 对自由的向往 C. 物质的追求

  3. “世界了无碍”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A. 对世事的复杂感 B. 对生活的淡然与超然 C. 对高山的崇拜

答案:1.A,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更偏向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振衣亭》则更加强调内心的自由与对世事的超然。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自然与心灵:古诗词中的哲理探索》

相关查询

张文忠 范正献奏议帖赞 题王谌潜泉蛙吹二首 其一 宫词一百首 过啄木岭暑暍憩道傍移时始行三首 其三 向伯恭 山中奉寄通判杨宗博二首 周文忠 葛常之犀表帖赞 宫词一百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瓜字旁的字 齐结尾的成语 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手字旁的字 管中窥天 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岩屿 寸指测渊 形禁势格 不二门 著书立说 易玄光 质累 多手多脚 折文旁的字 义刑义杀 包含薪的词语有哪些 生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俯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