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4:38
姜侯平生最清苦,今日高筵槌大鼓。
千回异味出脩竹,百转新声入疏雨。
肉食祇应供宦达,客游何敢当宾主。
真缄长者赐缱绻,故为野人破规矩。
忆昔与侯交不稀,府中常坐两布衣。
白泉太守每下榻,黄堂诸公时叩扉。
北风忽散南云会,朱汪哭母张陈归。
太守近始到百越,高郎远自游两畿。
参辰落落存北斗,侯亦南迁此州守。
三年长寄海上书,八月重斟菊边酒。
楚凤抽身避鹧鸪,鲁鸡徙翅逃风后。
沧溟钓竿不负人,日暮高天共回首。
姜侯一生过得清苦,今天却设下丰盛的宴席,锣鼓喧天。
经过千回百转的口味从修竹中飘出,
新声不断从稀疏的细雨中传入。
肉食只是为了供奉权贵,
我等客人怎么敢当作宾主?
真正的长者馈赠的缠绵,
故而我这个野人破坏了规矩。
想起往昔与侯的交情并不稀少,
府中常常坐着两位布衣。
白泉太守每次下榻,
黄堂的诸公时常前来叩门。
北风忽然散去,南云聚会,
朱汪在哭母,张陈则已归去。
太守最近才到百越,高郎远道而来游历两畿。
星辰参差不齐,北斗依然在,
侯也南迁来这州守。
三年长寄海上的书信,
八月时重斟菊边的酒。
楚凤避开鹧鸪,
鲁鸡的翅膀逃避风后。
沧海的钓竿不负人情,
在日暮高天之下共回首。
傅汝舟,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风格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现实生活的碰撞,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友人和往事的怀念。
本诗写于作者与姜侯重聚之际,表面上是为宴请,但实则充满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当下生活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以宴请为起点,展现了诗人与姜侯的深厚情谊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诗中通过对宴席的描写,展现了生活的转变,从曾经的清苦到今日的盛筵,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感慨。诗的开头直接点出姜侯的清苦生活与当下的富贵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接着,作者回忆与姜侯相交的日子,展示了两人之间的真挚友谊,表达了对简单、质朴生活的怀念。
在具体描写上,诗人运用大量的意象,如“白泉太守”、“朱汪哭母”等,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最后几句“沧溟钓竿不负人,日暮高天共回首”则引发读者对人生和友情的深思,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体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寓意深远。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面上是欢聚的宴席,内里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情感纠葛。
姜侯的生活怎样?
诗中提到的“太守”是指什么?
“日暮高天共回首”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