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读三学士人论事三书 其一》

时间: 2025-04-23 00:48:29

诗句

邦计伤虚耗,边民苦乱离。

诸公事缄默,三学论安危。

灾异天垂戒,脩为国可医。

传闻上元夜,绝似太平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0:48:29

原文展示:

读三学士人论事三书 其一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邦计伤虚耗,边民苦乱离。
诸公事缄默,三学论安危。
灾异天垂戒,脩为国可医。
传闻上元夜,绝似太平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国家的计策因虚耗而受损,边疆的百姓因战乱而饱受离苦。许多官员对此却选择沉默,关于三位学者的讨论则涉及国家的安危。天灾与异象频现,提醒我们要好好治国,这样才能医治国家的病痛。最近传闻在元宵节的夜晚,竟然如同太平盛世一般的祥和。

注释:

  • 邦计: 国家计策。
  • 虚耗: 浪费、消耗。
  • 边民: 边疆的百姓。
  • 缄默: 沉默不语。
  • 三学: 指三位学者,可能是指具体的历史人物或学派。
  • 灾异: 灾难和异象。
  • : 修治、治理。
  • 上元夜: 元宵节的夜晚,象征团圆与平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字子复,号复古,南宋时期的诗人,因其对时事的关注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著称。他的诗歌风格常结合政治、社会现象,抒发个人情怀和对国家的关切。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那时国家面临外敌入侵、内忧外患,民众生活困苦。戴复古作为一名士人,深感国事之艰,故作此诗以抒心中忧虑,并希望唤醒官员对国家治理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国家现状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民众苦难的同情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开篇提到“邦计伤虚耗”,直接指出国家政策的失误和资源的浪费,反映出当时统治者在治理上的无能与盲目。而“边民苦乱离”则更是将目光聚焦在民众的苦难与离散,展现了战乱带来的悲惨景象。

接下来,诗人提到“诸公事缄默”,暗指当权者对国家危机的无动于衷,令人感到无奈与失望。此时,三位学者的讨论成为了诗中的一丝希望,似乎在暗示着通过学术的力量可以找到解决之道。

“灾异天垂戒”一联则警示人们,天灾频繁是对人间治理不善的警告,必须认真对待国家的治理问题。最后一句“传闻上元夜,绝似太平时”则以元宵节的祥和场景作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渴望,期盼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言辞简练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批判,也有对未来的美好寄托,是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邦计伤虚耗: 指国家的计策和政策因无效或错误而导致资源的浪费。
  2. 边民苦乱离: 描绘了边疆百姓在战乱中的苦楚与离散状态。
  3. 诸公事缄默: 强调官员对此事的沉默,反映出政治上的无能。
  4. 三学论安危: 提到三位学者在讨论国家安危,暗示知识和智慧的重要性。
  5. 灾异天垂戒: 天灾与异象的出现是对人间治理不善的警示。
  6. 脩为国可医: 治理国家是可以修复的,暗含期望和信心。
  7. 传闻上元夜: 通过对比元宵夜的祥和,表现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 如“邦计伤虚耗,边民苦乱离”,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灾异天垂戒”中将天灾比作警告,形象生动。
  • 对比: 通过“上元夜”与国家现状的对比,突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旨在于表达对国家治理的忧虑和对民众苦难的同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渴望。诗人希望借由学者的聪明才智,能够修补国家的创伤,恢复和平与安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邦计: 代表国家的治理与政策。
  • 边民: 代表受战争影响的普通百姓。
  • 灾异: 代表天灾与社会不安定的象征。
  • 上元夜: 代表着团圆与祥和的理想状态。

这些意象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与民众的关切,揭示了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及其对人民生活的直接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邦计伤虚耗”中的“邦计”指什么?

    • A. 国家政策
    • B. 个人计划
    • C. 家庭事务
  2. 诗中提到的“三学”是指:

    • A. 三位学者
    • B. 三个学科
    • C. 三种灾难
  3. “灾异天垂戒”意思是:

    • A. 天灾是警示
    • B. 天气变化
    • C. 天上有异象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 同样表现了国家动荡与民众苦难的主题,杜甫通过对春天的景象描绘,表达了对家国的忧虑与思念,体现了士人的责任感与忧国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戴复古诗词研究》

此诗的分析与学习不仅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诗歌本身,也能够引发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深思。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遭风二十韵 使东川。江楼月 献荥阳公诗五十韵 有酒十章 其四 紫踯躅 别毅郎(此后三首,工部侍郎时诗) 幽栖 梦昔时 寄胡灵之 咏廿四气诗 小满四月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梅花仙 祖功宗德 曰字旁的字 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上晡 劈头劈脸 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虫字旁的字 包含张的词语有哪些 见字旁的字 谴勑 矛字旁的字 冰棍儿 河奔海聚 包含喳的词语有哪些 丝泪 井底银瓶 玉字旁的字 胆丧魂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