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梅岭云封四绝》

时间: 2025-05-04 00:29:26

诗句

淮南得道岭南行,岭上回头作麽生。

传得祖师心印了,钵盂何必与人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9:26

原文展示:

淮南得道岭南行,
岭上回头作麽生。
传得祖师心印了,
钵盂何必与人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淮南的修道经历,接着北上到岭南,回头想起自己修行的心路历程。传承了祖师的心意,修道的真谛已经领悟,何必与他人争论世俗的名利呢?

注释:

  • 淮南:指中国淮河以南的地区,以道教文化著称。
  • 得道:指修道成功,悟得道理。
  • 岭南:指岭南地区,主要包括广东、广西等地。
  • 回头:回想,反思。
  • 麽生:即“么生”,方言,意为何处、怎么。
  • 祖师:指道教或佛教的创始人或重要宗师。
  • 心印:心灵的印记,指内心的领悟。
  • 钵盂:指僧侣用来乞食或持水的器皿,象征物质生活。

典故解析:

  • 祖师心印:道教和佛教中,祖师的教义常通过心印传承,强调内心的领悟而非外在的形式。
  • 钵盂:在佛教中,钵盂象征着僧侣的生活方式,强调简朴和对物质的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原名戴宗,号复古,擅长诗词,尤其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蕴含哲理,反映出对生活和修行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戴复古的修道生涯中,反映出他在道教思想的影响下,对修行和物质生活的看法。写作时,或许正值他在岭南一带游历,感受到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首句“淮南得道岭南行”,引入了作者的修行之路,展现了他从淮南到岭南的心路历程,暗示了道教的追求与探索。接下来的“岭上回头作麽生”则是对过往的反思,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第三句“传得祖师心印了”说明了他对修行的领悟,强调内在的理解与感受,体现了道教注重内心修炼的思想。而最后一句“钵盂何必与人争”更是点明了诗的主题,劝诫人们不必执着于物质名利,应当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道教哲学的智慧,富有启发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淮南得道岭南行:表明作者在淮南修道后,前往岭南,暗示着道教的流传与交流。
  2. 岭上回头作麽生:回头想起自己修行的根源,表达对道理的思考。
  3. 传得祖师心印了:说明他领悟到祖师的教义,强调心灵的印记。
  4. 钵盂何必与人争:劝导人们放下对物质的争执,追求内心的安宁。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尾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钵盂作为物质的象征,与内心的领悟形成对比,突显道教哲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修行经历,表达了对物质名利的超脱与对内心领悟的追求,体现了道教的核心思想。

意象分析:

  • 淮南:象征修行的起点和智慧的源泉。
  • 岭南:象征修行的延续与探索。
  • 钵盂:象征物质生活,反映出对物质的淡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淮南”指的是哪个地区? A. 淮河以北
    B. 淮河以南
    C. 长江以北
    D. 长江以南

  2. 诗中“钵盂”象征什么? A. 名利
    B. 物质生活
    C. 心灵
    D. 自然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超脱物质,追求内心宁静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历史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by 李白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但《题梅岭云封四绝》更强调道教哲学与物质的超脱,而王维则更加关注自然的静谧和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 临江仙(佳人) 临江仙 桃花鱼 临江仙 临江仙 临江仙·赠丁玲 临江仙(辛未离杭至润,别张弼秉道) 临江仙(簪花屡堕戏作) 临江仙·夜泊瓜洲 临江仙·秦楼不见吹箫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出处语默 麻字旁的字 党信 参建 以寡敌众 分开头的成语 比字旁的字 包含毛的词语有哪些 欺上压下 提手旁的字 饮开头的成语 片字旁的字 知幾其神 暧昧不明 幺字旁的字 钊文袋 九寨沟 积德裕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