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2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28:09
夜入磻溪如入峡,
照山炬火落惊猿。
山头孤月耿犹在,
石上寒波晓更喧。
至人旧隐白云合,
神物已化遗踪蜿。
安得梦随霹雳驾,
马上倾倒天瓢翻。
在夜晚进入磻溪时,就像进入了峡谷,
照山的火炬照耀下,惊动了山中的猿猴。
山顶的孤月依然高悬,
石上的寒波在晨光中更加喧闹。
隐士的身影早已与白云融为一体,
神灵的踪迹已化为蜿蜒的河流。
我如何能让梦随雷霆的驾驭,
从马上倾倒,像天上的瓢一样翻转。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诗词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哲理见长,作品多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的旅行途中,表达了他在夜晚行旅中的感受,同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行旅中的心境,借助磻溪的自然景色,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和哲理思考。诗的开头通过“夜入磻溪如入峡”,生动地展现了磻溪的幽深和神秘,随即“照山炬火落惊猿”,火光照耀下的猿猴,似乎在提醒人们自然的灵动和生命力。接下来的“山头孤月耿犹在”,不仅描绘了山顶明亮的孤月,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考。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转向更深层的哲理,“至人旧隐白云合,神物已化遗踪蜿”,隐士与白云的结合,表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神秘的神灵已化为自然的流动,暗示了生命的轮回与变化。最后两句通过“安得梦随霹雳驾,马上倾倒天瓢翻”,表达了对自由和理想的渴望,梦境的追寻如同雷霆的驾驭,带有一种对世俗的超脱。
整首诗运用简练的语言,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情感丰富而深邃,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自由的追求,情感深邃而广阔。
诗中“夜入磻溪如入峡”的意思是:
A. 夜晚的磻溪非常狭窄
B. 夜晚进入磻溪如同进入峡谷
C. 夜晚的磻溪非常深
D. 夜晚的磻溪很迷人
“山头孤月耿犹在”中的“孤月”指的是:
A. 孤独的月亮
B. 山顶的月亮
C. 失落的月亮
D. 明亮的月亮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和旅行的心境,与苏轼的《二十六日五更起行至磻溪未明》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的作品更强调清晨的美与迅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