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9:30
原文展示:
春事阑斑,桐花烂漫,不堪凤栖。叹交枰世道,容容是福,危航宦海,了了成痴。邵子豪情,乐天狂态,六十六年才觉非。溪山畔,要看承风月,舍我其谁。文章高下随时。料织锦应须用锦机。愧老无健笔,高凌月胁,病无佳句,下解人颐。君昔东坡,我今韩愈,造化一炉如小儿。都休管,看龟翻荷露,燕落芹泥。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事情已经结束,桐花盛开得灿烂,但凤凰却无法栖息。感叹这个复杂的世界,宽容是一种福气,而在危险的官场中,清醒反而成了痴傻。邵雍的豪情,白居易的狂放,直到六十六岁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溪山旁边,要欣赏风景,除了我还有谁呢?文章的好坏随着时代变化。想必织出美丽的锦缎需要精良的织机。惭愧的是我年老无力,无法写出高超的诗句,病中也难以创作出令人愉悦的佳句。你曾经像东坡一样,我现在像韩愈,命运就像小孩子一样捉弄人。都不要管了,看那乌龟翻动荷叶上的露水,燕子落在芹菜的泥土上。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不羁,也有深沉内省。此诗反映了作者对世道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文学创作的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晚年,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文学创作的反思和自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结束、桐花盛开为背景,引出对世道变迁的感慨。诗中,作者通过对比邵雍的豪情和白居易的狂态,反思自己六十六年的人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溪山畔,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自己文学创作的自信。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以织锦为喻,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年老体衰、创作力减退的无奈。最后,作者以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看淡态度。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世道的感慨,也有对文学创作的反思,更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道变迁的感慨,对自己文学创作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既有对世道的无奈,也有对文学创作的自信,更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桐花烂漫”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开始 B. 春天的结束 C. 夏天的开始 D. 夏天的结束
诗中“交枰世道”比喻什么? A. 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B. 简单直接的社会环境 C. 平静稳定的社会环境 D. 混乱无序的社会环境
诗中“危航宦海”比喻什么? A. 官场的险恶 B. 官场的平静 C. 官场的繁荣 D. 官场的衰败
诗中“邵子豪情,乐天狂态”分别指谁? A. 邵雍和白居易 B. 苏轼和韩愈 C. 李白和杜甫 D. 王维和孟浩然
诗中“织锦应须用锦机”比喻什么? A. 创作精美的文章需要精良的工具 B. 创作精美的文章需要丰富的经验 C. 创作精美的文章需要高超的技巧 D. 创作精美的文章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