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洞庭春色/沁园春》

时间: 2025-05-05 13:14:19

诗句

金柝声中,铁衣影里,仍旧上元。

况银花亸鬓,看承春色,蜡珠照坐,暖热丰年。

宝月分明无缺玷,须洗尽黄云别看天。

无限意,且平开莲浦,小作桃源。

灯花夜来有喜,捷书便驰至军前。

响乐棚高处,何妨颂圣,枢体筵侧傍,仍与中贤。

不会山人行乐意,道刚把风花作事枧。

言不尽,倩梅吹汉曲,莺答虞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4:19

原文展示

金柝声中,铁衣影里,仍旧上元。况银花亸鬓,看承春色,蜡珠照坐,暖热丰年。宝月分明无缺玷,须洗尽黄云别看天。无限意,且平开莲浦,小作桃源。灯花夜来有喜,捷书便驰至军前。响乐棚高处,何妨颂圣,枢体筵侧傍,仍与中贤。不会山人行乐意,道刚把风花作事枧。言不尽,倩梅吹汉曲,莺答虞弦。

白话文翻译

在金柝的声响中,铁衣的影子下,依然是上元佳节。银花垂挂在鬓边,映衬着春色,蜡烛的光辉照亮座位,温暖如丰收之年。明亮的月亮没有丝毫瑕疵,必须洗净黄云才能看清天空。无限的情意,暂且在莲池边平静地展开,小小的桃源之地。夜晚灯花带来喜悦,捷报迅速传到军前。在高高的乐棚上,何不颂扬圣明,在枢密宴席旁,依然与中贤共处。不理解山人享乐的心意,认为只是把风花当作事看待。言语无法尽述,请梅吹奏汉曲,莺鸟回应虞弦。

注释

  • 金柝:古代军中用以守夜打更的铜器。
  • 铁衣:指战士的盔甲。
  •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
  • 银花亸鬓:银花垂挂在鬓边,形容节日装饰。
  • 蜡珠:蜡烛的光辉。
  • 宝月:明亮的月亮。
  • 黄云:比喻遮蔽视线的云雾。
  • 莲浦:莲池边。
  • 桃源:比喻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 灯花:灯芯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古人认为预示喜事。
  • 捷书:捷报。
  • 颂圣:颂扬圣明。
  • 枢体:指枢密院,古代掌管军事的最高机构。
  • 中贤:指有才能的人。
  • 山人:隐士。
  • 风花:指自然景物。
  • 汉曲虞弦:古代的乐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约1229-1292),字泳之,号梅溪,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表达隐逸之情。此诗可能作于南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借节日之景抒发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上元节的景象,通过节日的喜庆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诗中“宝月分明无缺玷”等句,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局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氛围。诗中“金柝声中,铁衣影里”一句,既描绘了节日的景象,又隐含了战乱的阴影,形成鲜明的对比。“宝月分明无缺玷”等句,通过对月亮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节日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柝声中,铁衣影里,仍旧上元:在金柝的声响和铁衣的影子下,依然是上元佳节,暗示战乱中的节日氛围。
  2. 况银花亸鬓,看承春色:银花垂挂在鬓边,映衬着春色,描绘节日的装饰。
  3. 蜡珠照坐,暖热丰年:蜡烛的光辉照亮座位,温暖如丰收之年,表达节日的温馨。
  4. 宝月分明无缺玷:明亮的月亮没有丝毫瑕疵,寓意美好生活。
  5. 须洗尽黄云别看天:必须洗净黄云才能看清天空,隐喻清除障碍。
  6. 无限意,且平开莲浦,小作桃源:无限的情意,暂且在莲池边平静地展开,小小的桃源之地,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7. 灯花夜来有喜,捷书便驰至军前:夜晚灯花带来喜悦,捷报迅速传到军前,表达对好消息的期待。
  8. 响乐棚高处,何妨颂圣:在高高的乐棚上,何不颂扬圣明,表达对圣明的颂扬。
  9. 枢体筵侧傍,仍与中贤:在枢密宴席旁,依然与中贤共处,表达与贤人共处的愿望。
  10. 不会山人行乐意,道刚把风花作事枧:不理解山人享乐的心意,认为只是把风花当作事看待,表达对隐士生活的误解。
  11. 言不尽,倩梅吹汉曲,莺答虞弦:言语无法尽述,请梅吹奏汉曲,莺鸟回应虞弦,表达情感的深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宝月分明无缺玷”,将月亮比作完美无瑕的宝物。
  • 拟人:如“银花亸鬓”,将银花拟人化,形容其垂挂在鬓边。
  • 对仗:如“金柝声中,铁衣影里”,形成音韵和意义上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上元节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节日氛围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局的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柝:象征军中的守夜。
  • 铁衣:象征战士的盔甲。
  • 银花:象征节日的装饰。
  • 蜡珠:象征节日的温馨。
  • 宝月:象征美好生活。
  • 黄云:象征障碍。
  • 莲浦:象征隐居之地。
  • 桃源:象征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 灯花:象征喜事。
  • 捷书:象征好消息。
  • 乐棚:象征节日的欢乐。
  • 枢体:象征军事机构。
  • 中贤:象征有才能的人。
  • 山人:象征隐士。
  • 风花:象征自然景物。
  • 汉曲虞弦:象征古代的乐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柝声中,铁衣影里”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A. 节日庆典 B. 军中守夜 C. 田园生活 D. 隐居生活

  2. 诗中“宝月分明无缺玷”中的“宝月”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月亮 B. 珍贵的宝石 C. 美丽的花朵 D. 丰收的果实

  3. 诗中“须洗尽黄云别看天”中的“黄云”象征什么? A. 美好的天气 B. 障碍 C. 丰收的景象 D. 战争的硝烟

  4. 诗中“灯花夜来有喜”中的“灯花”象征什么? A. 悲伤 B. 忧愁 C. 喜事 D. 离别

答案

  1. B
  2. A
  3. B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描绘元宵节的繁华景象,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对月亮的赞美,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吴泳《洞庭春色/沁园春》与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两首诗都描绘了元宵节的景象,但吴泳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而辛弃疾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泳的诗作,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诗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吴泳的诗作。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韩主簿挽诗 千秋岁引·天生耆德 送李左史郊外和范沪州赠李韵 张运判□□之母吕宜人挽诗 鹧鸪天·夫子同年第太常 恭和闻喜宴赐毛自知以下御制 赠章相士 许侍郎同饮郊外王氏亭分韵得风字 十八日上寿退赐坐十九日贡院锡宴二十一日紫宸殿御筵即事 其五 李参政夫人张氏挽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温习 彐字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意望已过 耳濡目染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赏不遗贱 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等礼相亢 舌字旁的字 惓惓之意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囫囵半片 巨髦 着火点 单耳刀的字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