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5:01
礼乐将兴汉德凉,
活麟天把付锄商。
周官千载埋黄壤,
两汉如今几献王。
礼乐制度即将兴起,而汉朝的德政却已渐渐衰落;
活着的麟(象征祥瑞的神兽)如今却只能交给锄头与农商。
周朝的礼制在千年之后早已化为黄土,
而如今的两汉时期,留下的又有多少真正的献王呢?
作者介绍:陈普,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文学气候较为浓厚的时代,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而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南宋,正值历史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忧虑。
本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寓意,描绘了历史的兴衰与现实的无奈。首联“礼乐将兴汉德凉”,通过对比,展现出礼乐制度的缺失和汉朝德政的衰落,暗示了社会动荡的前兆。第二联“活麟天把付锄商”,则通过“活麟”这一意象,表现出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仿佛是对美德的寄托,然而最终却只能归于务农的现实。
第三联“周官千载埋黄壤”,不仅是对周朝礼乐的追忆,更是对历史的感慨与敬畏,提示人们珍惜当下,反思过去。最后一句“两个汉如今几献王”,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追问,似乎在探讨在动荡的历史中,真正的献王有多少,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沉重感悟。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对比,揭示了社会的变迁与人心的变化,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现实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美德的追求与对社会现状的批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礼乐将兴汉德凉”中的“汉德”指的是:
A. 汉朝的德政
B. 汉朝的武功
C. 汉朝的皇帝
“活麟”在诗中象征:
A. 美德与理想
B. 现实的困境
C. 祥瑞的降临
“周官千载埋黄壤”意在表达:
A. 对周朝的赞美
B. 对历史的感慨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陈普的《咏史上·河间献王》更侧重于历史的反思与现实的批判,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动乱中的个人命运的关注。两者在历史主题的处理上各有侧重,但都展现了对时代的深刻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