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县楼》

时间: 2025-05-07 08:39:43

诗句

一水中分南北市,插天蒙末有佳山。

太平官府原无事,聊放衰翁半日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9:43

原文展示:

登县楼
一水中分南北市,
插天蒙末有佳山。
太平官府原无事,
聊放衰翁半日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条河流将南北的集市分开,远处有一座插入云天的美丽山峰。官府安宁,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我便在这里悠闲地度过半日时光。

注释:

  • 一水:一条河流。
  • 中分:在中间分开。
  • 南北市:指南北两边的集市。
  • 插天蒙末:高耸入云,山峰的轮廓在云雾中显现。
  • 佳山:美丽的山。
  • 太平官府:指安稳平和的地方官府。
  • 聊放衰翁:姑且让衰老的老人(即诗人自己)放松一下。
  • 半日闲:半天的闲暇时光。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太平官府”可以理解为宋代社会相对安定的背景,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宁静。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揆,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的时代,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平和态度。
  •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他登上某个县城楼时写的,表达了他对周围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地方,诗人站在楼上,俯瞰南北集市被河流分隔的景象,远处的山峦高耸入云,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图画。诗的前两句通过具体的地理描写,营造了一种开阔的视野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所处的环境之美。后两句则转向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在太平时代中,官府清闲,自己得以享受半日的悠闲时光,这种对生活的满足感与自然的静谧形成了鲜明对比,传达了诗人对平和生活的向往和珍惜。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简洁而富有深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一水中分南北市:河水将南北两个集市分开,展现出自然地理的分隔。
    2. 插天蒙末有佳山:高山如同插入天空,远处的美丽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3. 太平官府原无事:官府安宁,没有事情需要处理,暗示社会的稳定。
    4. 聊放衰翁半日闲:让衰老的我在这里享受半天的闲暇,表现了一种轻松的生活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插入天空的物体,形象生动。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感慨与珍惜,通过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活的流动与变化。
  • :代表着坚定与永恒,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内心追求的理想。
  • 官府:暗示社会的治理与安定。
  • 衰翁:象征着诗人的自我反省与闲适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南北市”指的是哪个地理特征? A. 两个城市
    B. 两个集市
    C. 两条河流
    答案:B

  2. “太平官府原无事”表达了什么样的社会状态? A. 混乱
    B. 安宁
    C. 动荡
    答案:B

  3. 诗人希望在诗中表达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忙碌
    B. 悠闲
    C. 竞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同样描写了登高望远的情景,但更侧重于对人生苦短的感慨,而李揆的《登县楼》则更加关注于宁静生活的享受,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揆生平及其作品研究论文

相关查询

阮郎归 逆旅题壁 宿九华化成寺庄 孤松 饮汪容甫宅 送汪容甫之淮阴三首 其三 送汪容甫之淮阴三首 其二 送汪容甫之淮阴三首 其一 题马侍中燧木香亭 乐府杂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全神关注 箝口结舌 强口 既来之,则安之 岐山 缶字旁的字 欠字旁的字 声家 匸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殊功异德 独夫民贼 反文旁的字 振国之患 习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