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9:43
登县楼
一水中分南北市,
插天蒙末有佳山。
太平官府原无事,
聊放衰翁半日闲。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条河流将南北的集市分开,远处有一座插入云天的美丽山峰。官府安宁,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我便在这里悠闲地度过半日时光。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太平官府”可以理解为宋代社会相对安定的背景,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宁静。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地方,诗人站在楼上,俯瞰南北集市被河流分隔的景象,远处的山峦高耸入云,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图画。诗的前两句通过具体的地理描写,营造了一种开阔的视野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所处的环境之美。后两句则转向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在太平时代中,官府清闲,自己得以享受半日的悠闲时光,这种对生活的满足感与自然的静谧形成了鲜明对比,传达了诗人对平和生活的向往和珍惜。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简洁而富有深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感慨与珍惜,通过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南北市”指的是哪个地理特征?
A. 两个城市
B. 两个集市
C. 两条河流
答案:B
“太平官府原无事”表达了什么样的社会状态?
A. 混乱
B. 安宁
C. 动荡
答案:B
诗人希望在诗中表达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忙碌
B. 悠闲
C. 竞争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同样描写了登高望远的情景,但更侧重于对人生苦短的感慨,而李揆的《登县楼》则更加关注于宁静生活的享受,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