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采莲子 其一》

时间: 2025-05-02 14:41:08

诗句

风起莲江绉绿罗。

并船归唱采莲歌。

画屏只见金鸂鶒。

不信双双水鸟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1:08

原文展示:

采莲子 其一
作者: 毛奇龄 〔清代〕

风起莲江绉绿罗。
并船归唱采莲歌。
画屏只见金鸂鶒。
不信双双水鸟多。

白话文翻译:

在莲江上风起时,荷叶随风荡漾如绉纱一般。
几只采莲的船只归来,船上的人们欢快地唱着采莲的歌。
画屏上只看到金色的鸳鸯,
不相信水中还有许多成双成对的水鸟。

注释:

  1. 绉绿罗:指荷叶随风起伏,像绉纱一样轻柔,形容荷叶的美丽。
  2. 并船:指几只船并排而行,强调采莲的热闹场景。
  3. 金鸂鶒:鸳鸯的一种,形容鸟的颜色鲜艳,寓意美好。
  4. 双双:成双成对,形容水鸟的亲密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奇龄(约1660-约1730),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诗风清新自然,常描绘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尤其是水乡的风光和采莲的悠闲生活。

诗歌鉴赏:

《采莲子 其一》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田园风光的诗作。通过描写莲江的自然景色和采莲人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首句“风起莲江绉绿罗”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出莲花随风起舞的美丽画面,令人感受到自然的灵动与惬意。接下来的“并船归唱采莲歌”,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动的场景,几只船只并排而行,船上的人们欢快地唱着歌,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生活气息。第三句“画屏只见金鸂鶒”则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理想化的美感,仿佛在画中只能看到这些美丽的鸟儿,而实际的水中却潜藏着更多的生命。最后一句“不信双双水鸟多”则是对自然生机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丰富多彩生命的惊叹。

整首诗在轻快的语调中透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示了清代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情感寄托和生活理想。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风起莲江绉绿罗:描绘了在风起时莲花随风摇曳的景象,表达出自然的美。
    • 并船归唱采莲歌:通过描写船只归来时的热闹场面,表现出人们的欢愉。
    • 画屏只见金鸂鶒:使用“画屏”这个意象,强调美好事物的理想化,创造出一种梦幻感。
    • 不信双双水鸟多:表达了对自然界丰富生命的惊叹,暗示人们常常忽视身边的美好。
  2.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绉绿罗”比喻荷叶,生动形象。
    • 对仗:如“并船归唱”,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如“水鸟多”,将水鸟赋予生命,增强了自然的生动。
  3.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1. 莲江:象征着宁静与美好,代表大自然的和谐。
  2. 采莲歌:象征着劳动的乐趣与生活的愉悦。
  3. 金鸂鶒:象征爱情与美好,寓意人们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风起莲江绉绿罗”中的“绉绿罗”指的是什么?

    • A. 荷叶
    • B. 荷花
    • C. 江水
    • D. 碧波
  2. 诗中提到的“金鸂鶒”是一种什么鸟?

    • A. 鹅
    • B. 鸳鸯
    • C. 雀鸟
    • D. 鹤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采莲曲》:王维的另一首描绘采莲生活的诗作,展现了相似的主题。

诗词对比

  • 比较毛奇龄的《采莲子》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但前者更注重静谧与和谐,后者则强调动感与壮丽。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江南水乡文化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崔端公赴度支江陵院三韵(照字) 同陆太祝鸿渐崔法曹载华见萧侍御留后…喜而有作三首 埇桥达奚四、于十九、陈大三侍御夜宴叙各赋二韵 奉和于司空二十五丈新卜城南郊居接司徒公别 和职方殷郎中留滞江汉初至南宫,呈诸公并见寄 送商州杜中丞赴任 暮春闲居示同志 石塘路有怀院中诸公 扬州与丁山人别 三妇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文丝不动 包含懿的词语有哪些 记里 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面市盐车 日字旁的字 包含耸的成语 咸肉庄 不必 竹字头的字 绿林豪杰 六阳 花红柳绿 包含痹的词语有哪些 邑字旁的字 臼字旁的字 滚滚滔滔 窥窃神器 旡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