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放鱼》

时间: 2025-08-13 03:13:29

诗句

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3 03:13:29

放鱼

作者: 李群玉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早早地寻找机会成为龙(出人头地),而不要在江湖中随意游荡。要知道,香饵之下,隐藏着的是锋利的钩子(危险)。


注释:

  • 早觅: 早早寻找。
  • 为龙去: 成为龙,意指出人头地,成就大业。
  • 江湖: 指江河湖泊,常用来比喻社会,尤其是漂泊不定的生活。
  • 莫漫游: 不要随意游荡,指要有目标。
  • 须知: 一定要知道。
  • 香饵: 诱饵,通常是用来钓鱼的。
  • 触口: 触碰到口,指鱼的口。
  • 铦钩: 锋利的钩子,隐喻危险。

典故解析:

“为龙”是古代文化中常见的象征,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权力和成功。江湖则常常用来形容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和生存环境。整首诗通过对比,告诫人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要保持警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著称,善于借用自然景象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李群玉在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中创作的,反映了他对社会浮沉和个人理想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放鱼》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开篇的“早觅为龙去”,直接点出人生的追求目标,强调了目标明确的重要性。接着,“江湖莫漫游”则提醒人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要有方向,避免迷失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最后一句“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通过生动的比喻,告诫人们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必须要警惕潜在的危险。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也反映了唐代社会中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深刻认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早觅为龙去”:强调追寻成功的决心。
    • “江湖莫漫游”:告诫人们不要迷失方向。
    • “须知香饵下”:提示人们要警觉诱惑。
    • “触口是铦钩”:警告潜在的风险。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钓鱼,鱼饵与钩子象征着诱惑与危险。
    • 对仗:诗句中“早觅”和“江湖”形成对比,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追求理想与目标的重要性,同时警示人们在追求过程中要保持警觉,避免被表面的诱惑所迷惑。


意象分析:

  • : 象征成功与权力。
  • 江湖: 代表复杂的社会环境。
  • 香饵: 诱惑与利益。
  • 铦钩: 危险与风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为龙去”的意思是?

    • A. 成为龙
    • B. 变成鱼
    • C. 消失
    • D. 去山中
  2. “江湖莫漫游”提醒我们什么?

    • A. 要游泳
    • B. 不要随意游荡
    • C. 多去旅行
    • D. 享受生活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对比李白的《将进酒》,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但李白更强调豪情壮志,而李群玉则更注重警惕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群玉研究》

相关查询

次韵范淳父送秦少章 题杨次公春兰 和人回文五首?此五首诗为孔平仲作? 新年五首 其三 欧阳叔弼见访诵陶渊明事叹其绝识叔弼既去感 送沈逵赴广南 慈湖夹阻风 余自城中还道中云气自山中来如群马奔突以手 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 东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歹字旁的字 二三其操 野鸽 宝盖头的字 染丝之叹 黑字旁的字 包含榡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寂的成语 支字旁的字 包含辣的成语 财迷心窍 鱼鸟慕 不知所错 时移事改 槐龙 倾柯卫足 艸字旁的字 阶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