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5:04
客愁二首
作者: 李群玉 〔唐代〕
客愁看柳色,日日逐春深。
荡漾春风起,谁知历乱心。
客愁看柳色,日日逐春长。
凭送湘流水,绵绵入帝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客居他乡时,内心的忧愁与思乡之情。诗人每天都在看柳树的颜色,随着春天的深入而感到愁苦。春风起时,心中的烦乱无人知晓。诗的末尾,诗人依靠着湘江的流水,绵绵不绝地流向遥远的帝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帝乡”常指故乡,有时也代指理想的归宿。湘江流域在唐代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许多著名诗人如屈原、杜甫等都与之有紧密联系。
作者介绍:
李群玉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以清新婉约的风格受到后世推崇,尤其擅长抒情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客居他乡之际,因长时间离开故土而产生了浓厚的思乡情绪。
李群玉的《客愁二首》以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他在春日中所感受到的愁苦,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的依恋与对故乡的思念。首句“客愁看柳色,日日逐春深”将春天的美与诗人的愁苦紧密结合,柳树的绿色在春日中愈加明显,但正是这美好景象的映衬,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诗中的春风象征着生命的气息,却无奈地无法驱散诗人心中的烦闷,直至最后,流动的湘水成为了他思念故乡的寄托,绵绵不绝的流水也暗示着他对故乡的无尽怀念。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生动,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外地生活的孤独感,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与在外漂泊的孤独感。
诗词测试:
诗中“柳色”象征什么?
“绵绵入帝乡”中的“帝乡”指的是?
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李群玉的《客愁二首》在情感表达上有明显的对比,李白的豪放与李群玉的细腻形成鲜明对照,但同样表现了对生活的不同感悟与对故乡的思念。李白以狂放的笔调渲染豪情,而李群玉则通过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内心的愁苦,值得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