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落花怨十首》

时间: 2025-04-29 21:21:29

诗句

昨日十分春,今朝几聚尘。

可怜傍辇者,有愧坠楼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21:29

落花怨十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原文展示:

昨日十分春,今朝几聚尘。
可怜傍辇者,有愧坠楼人。

白话文翻译:

昨天还是春天的美好时光,今天却满是尘埃。
可怜那些在车旁的人们,心中感到愧疚,就像是从楼上坠落下来的人。

注释:

  • 十分春:形容春天的美好和繁盛,"十分"即十分美好。
  • 聚尘:指春天的美好被现实的尘埃覆盖,象征失落。
  • 傍辇者:指在车旁伺候的人,暗指那些追随繁华却内心空虚的人。
  • 愧坠楼人:形容失落的人,似乎心中有愧,暗喻对春天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失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池,宋代诗人,生于1155年,卒于1226年,著名的理学家和诗人。他的诗风清新,题材多样,常以抒情见长,尤其善于表达对自然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身处动荡的社会环境,心中感慨万千,常以落花等意象表达对流逝时光的惋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本首诗以落花为引子,借用春天的美好与现实的尘埃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内心的惆怅。诗中“昨日十分春”勾勒出一幅春景的美好图画,令人心向往之;而“今朝几聚尘”则像一盆冷水泼在脸上,瞬间拉回现实,暗示着美好的时光已成往事。接下来的“可怜傍辇者”则引导出对追随繁华者的同情,显示出人们在繁华背后所承受的内心煎熬与愧疚。最后一句“有愧坠楼人”更是突出了一种深切的孤独感,仿佛那些在繁华中迷失的人们,心中都有一种无形的愧疚和失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对春天的美好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感慨,深刻而富有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昨日十分春:回忆春天的美好,情感充满惆怅。
  2. 今朝几聚尘:现实的失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3. 可怜傍辇者:对身处繁华却内心空虚的人们的同情与惋惜。
  4. 有愧坠楼人:比喻那些在美好中迷失的人,内心的懊悔与孤独。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昨日”与“今朝”的对比,强调时光的无情和变化。
  • 比喻:用“坠楼人”形象化内心的失落感,增强情感的传达。
  • 拟人:将春天的美好与尘埃拟人化,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对现实无情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思与惋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愧疚的复杂情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的消逝与失落。
  • :代表生命的美好与活力,象征着希望。
  • :暗示现实的琐碎与无常,反映出生活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昨日十分春”反映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现实的无奈

  2. “傍辇者”在诗中象征了什么? A. 追求繁华的人
    B. 坐在车上的贵族
    C. 游荡在街头的人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落花怨》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但刘克庄更强调现实的无情与人内心的孤独,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了对爱情的感慨与思念。两者所表达的情感虽有相似之处,却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生活体验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山寺 宝林寺 芙蓉庵 宿石钟山寺 京观楼 登泰州城楼 鹧鸪天·杨柳东塘细水流 凉轩 江左驿舍寄文湖 雪里桃花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付之一叹 釆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上蹿下跳 醮水 韭字旁的字 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圭角岸然 蜂拥蚁聚 至字旁的字 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无计所奈 翦翕 例课 奴颜婢睐 倒兵 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