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4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6:43
登泰州城楼
作者: 蒋春霖 〔清代〕
四野霜晴海气收,高城啸侣共登楼。
旌旗杂沓连三郡,锁钥矜严重一州。
西望云山成间阻,南飞鸟鹊尚淹留。
海陵自古雄争地,烟树苍苍起暮愁。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泰州城楼时的所见所感。四周的霜降后,天空晴朗,海上的气息也渐渐平静。高高的城楼上,作者与友人一同吟唱,气氛热烈。旌旗在空中交错,似乎连接着三座郡城,城池的防守显得尤为重要。向西望去,云山形成了阻隔,南飞的鸟儿和喜鹊似乎还留恋在此。海陵自古以来就是个争雄之地,看着苍苍的烟树,心中不免生出一丝忧愁。
本诗提到的“海陵”是指江苏泰州的一个地域,历史上因地理位置重要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诗中通过描绘风景,表现了作者的心境与历史的沧桑感。
蒋春霖,清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为主,具有清新淡雅的风格。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登高望远时的豪情与对历史的思考,结合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战争与和平的主题。
《登泰州城楼》是一首典型的山水抒情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背景,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与对故土的眷恋。首联提到“霜晴”,暗示了时节与天气的变化,创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而“高城啸侣”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情谊,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接下来的“旌旗杂沓”则展现了泰州作为一个重要战略地点的繁忙与紧张,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表现出一种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两句通过“云山成间阻”与“海陵自古雄争地”,引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思,表现出一种忧愁与惆怅,令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变迁的无常。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分明,既有豪迈,又有沉郁,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故乡的眷恋,表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诗中提到的“霜晴”是指什么?
诗中“高城”指的是什么地方?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比较《登泰州城楼》与《登鹳雀楼》,两者都描绘了登高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感,但《登鹳雀楼》更注重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登泰州城楼》则更多地关注历史与地理的交融,反映了诗人对土地的深情与历史的沉思。